新闻资讯
Product display
佛像铜雕厂工程案例
Cases
佛像铜雕厂定做价格答疑
Question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中国的装饰艺术主题,在南北朝之前主要是动物和几何形内容,只有先秦楚文化的装饰中才出现一些植物花卉内容。自佛教在中国大兴之后,植物花卉题材的装饰在中华大地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这一现象与佛教装饰的影响不无关系,这也正说明佛教装饰的发展在中国不是一孤立的封闭领域,它对中国整个装饰艺术的发展乃至整体审美意向的发展变化,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除了个别作为教义象征物的植物花卉外(如莲花与菩提树),大量的植物花卉 ...
发布时间:2019-09-02点击量:448
忍冬纹,又称作金银花。《辞源》:忍冬,“药草名。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三四月开花,气甚芬芳。初开蕊,瓣俱色白,经二三日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又名金银花”。在典籍中有关忍冬的记载不少,如《政和证类》、《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解释大致相同。可见忍冬草这种植物确有其实。然而就形状来看,佛教装饰中的忍冬纹与金银花显然不是同一种植物,将这种外来的植物纹样命名为忍冬也许是一种不够确切的附会。在 ...
发布时间:2019-09-02点击量:729
卷草纹是一种风靡于唐代的装饰样式,它是在忍冬纹和缠枝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传统和审美定势,尤其是先秦以来云气纹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意向创造出来的中国式植物纹样。卷草纹的特征是以连绵的波状藤蔓为结构,配以卷曲肥硕的叶片和华美的花朵,丰厚饱满委婉多姿,奔腾流动之势,能给人以典雅华丽、生机勃勃的心理感受。唐代卷草纹同中国的龙凤形象一样,是一种理想化的创造,它是集多种植物特征为一体,而不是单独表现某一特定的具 ...
发布时间:2019-09-02点击量:603
缠枝纹与忍冬纹一样,最初也是由佛教装饰的兴起而引进的一种外来图案样式,从其源流看,最早流行于西亚和中亚地区,后影响到欧洲,成为欧洲装饰艺术中的一种古典样式,自古希腊至倾家荡产盛行不衰。中国早期佛装饰中的缠枝纹基本保持了印度缠枝纹的原貌,在后来的发展中又演化出了多种变化,它与忍冬纹一样,也是促进中国卷草纹形成的基础之一。过去往往把缠枝与卷草纹混为一谈,笼统地称其为卷草纹或缠枝纹,现在看来这是不够确切 ...
发布时间:2019-09-02点击量:550
宝相花是隋唐时期佛教装饰中盛行的一种花卉图案。其形式应是由俯视的莲花装饰演化而来。从花形看,大多为莲花和牡丹花的特征,只是将花朵、花苞、花瓣、花托、花叶等形象作四面的均齐的放射结构排列,组织成多层次的装饰花纹。大量使用于石窟寺的藻井中心、光背以及边饰之中,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样式。
发布时间:2019-09-02点击量:448
宝相花是隋唐时期佛教装饰中盛行的一种花卉图案。其形式应是由俯视的莲花装饰演化而来。从花形看,大多为莲花和牡丹花的特征,只是将花朵、花苞、花瓣、花托、花叶等形象作四面的均齐的放射结构排列,组织成多层次的装饰花纹。大量使用于石窟寺的藻井中心、光背以及边饰之中,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样式。
发布时间:2019-09-02点击量:547
团窠[kē]纹 即团花。是盛行于隋唐时期的一种圆形装饰图案。其形式多以宝相花为中心,周围有多个团花作放射状或旋转式排列,并有规整的枝叶相连接穿插。在石窟寺中,团窠纹多用于各种散点排列的边饰和服饰装饰中。
发布时间:2019-09-02点击量:674
在佛教装饰中,树的造型也十分丰富,除了与佛教内容密切关联的菩提树外,许多用于表现自然景观的树纹装饰,造型也十分优美。它们大多经过画工的夸张提炼,既有不同树木自身的特征,又简洁明快,具有较强的装饰性。石窟寺中的树纹图案大多出现在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装饰画中,如佛本身故事、佛传故事、经变故事以及佛教史迹故事等题材中。许多树纹在整幅作品中虽然不是用作装饰的主体,但却趣味横生,不乏独具匠心之作。在形式处理上 ...
发布时间:2019-09-02点击量: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