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铜雕厂工程案例
Case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罚恶司钟馗是指哪位判官?
2025-03-27
赏善司魏征是指哪位判官?
2025-03-26
南路招财使者陈九公是哪位财神 ...
2025-03-24
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的历史起 ...
2025-03-23
中路武财神赵公明是哪位财神?
2025-03-22
北路财神姚少司的来历及传说
2025-03-21
东路财神萧升是指哪位财神?
2025-03-18
月老月婆的来历传说
2025-03-09
社公社婆的来历及传说故事
2025-03-06
跋难陀龙王的来历典故
2025-03-05
发布时间:2019-08-26 09:21
五百罗汉中的迦亲友及王室成员、大富商
除了阿难和佛的第一批弟子五比丘中三位以外,五百罗汉中还有不少释迦牟尼的亲友和释迦王室或古印度其他王室成员。
(1)迦留陀夷尊者
第五罗汉迦留陀夷,佛陀出家之师,即悉达多太子的老师。后出家成了佛弟子中恶行多端的比丘。佛在世时,有所谓六群比丘,是指成群结堂的六恶比丘。这六个恶比丘勾结在一起,不守戒律,多行恶事,佛陀制定的很多戒律都是因此六人而来。迦留陀夷即为六群比丘之一。他本名乌陀夷,因其皮肤极黑,长得丑陋,所以又叫迦留陀夷——“粗黑”的意思。他曾于黑夜至一怀孕妇女家中乞食,其时蓦然闪电,妇人乍见电光中的迦留陀夷,惊恐万分,疑为黑鬼,骇怖坠胎。因此缘故,佛陀乃制定了过午不准乞食的禁戒。
(2)第七罗汉旃檀藏王,本是月支国国王,兴教护法,做了许多善业。
(3)第八十九罗汉阿那分提,即须达长者,又称给孤独。他是中印度舍卫国城长者,波斯匿王的大臣,大富翁。其性仁慈,夙怜孤独,好行布施,皈依佛陀后,建造祗园精舍供养佛陀。
(4)提婆达多尊者
第一百二十二罗汉天王,即提婆达多,系阿难之兄、佛陀之从弟。他是化验室史上的一位得要人物,是最早分裂僧团的人。
提婆达多(梵文Devadatta)又诗作调达,意译“天热”、“天授”。他幼时与悉达多、难陀共习诸艺,其技优异,常与悉达多竞争,悉达多则处处让着他。悉达多成道后,他随佛陀出家,十二年间潜心修行,精勤不懈。后因未能得圣果而退转其心,渐生恶念,欲学神通而得利养,遂至十力加叶处习得神通力,受摩托车揭陀国太子供养。提婆愈加骄慢,欲代佛陀领导僧团。
此后提婆率五百徒众脱离僧团独立,自称大师,制定五法(即终生穿粪扫衣、以乞食为生、每天中午吃一顿饭、露宿地坐和终生不食鱼肉、盐、乳等)以代替八正道,遂破僧伽之和合。提婆多次谋害佛陀未成。他曾令徒弟投石击杀佛陀没有得逞。又乘佛陀入五舍城时,放狂象欲踩死佛陀,不料狂象遇见佛陀即驯服。他还扑找莲花色比丘尼至死。又于十指中置毒,欲礼佛足时伤害佛陀,但佛足坚硬如岩,提婆乃自破手指,于其地命终。佛教史上以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放狂象、杀莲花色比丘尼、十爪毒手等五事为提婆五逆罪。
不少佛经记载了提婆五逆事,并称提婆达多死后堕地狱中。他在经历了地狱之苦后,在将来的无量劫后成佛,号“天王如来”。
(5)第一百二十七罗汉调达,即提婆达多,见上。
(6)阐陀尊者
第一百九十六罗汉阐陀,即车匿,意译为应译、乐作、欲作。本是净饭王之仆役,悉达多太子出城修道时,为太子驭者,因太子意坚不返,遂持太子所剃之须发、宝冠、明珠还宫。佛陀正道返城时,他随佛陀出家。大概他自以为曾是佛祖马夫而自命不凡,在僧团中十分傲慢,常恶口伤人,犯法也不悔过,与诸比丘不和,人称“恶口车匿”、“恶行车匿”,是著名的恶行六群式丘之一。佛陀将涅盘时,阿难请示佛陀,如何与车式等恶行比丘相处。佛陀说:“我灭度后,汝等当共行梵檀罚。”梵檀又叫“默摈”,即对犯过又不受调伏之比丘,所有七众皆不与之往来交谈的一种惩戒方式。这是一种不住禁闭室的、变相关禁闭的反省方式。这一招很厉害,没有任何人与他说一句话,大家都孤立他,人处于极端孤独之中,比关临狱还难过。佛陀入灭后,弟子们依法治之,车匿果然悔悟,后随阿难学道,证得阿罗汉果。
(7)孙陀罗尊者
第二百五十九罗汉孙陀罗,即孙陀罗难陀。难陀意为欢喜、喜乐。其妻名孙陀罗,故以孙陀罗难陀称之。他是净饭王第二子、释迦牟尼的异母弟。他身材高大,容貌端正,具有三十相(缺佛相中之折毫相,又耳垂较佛祖稍短)。
佛陀在尼拘律园度其出家,其妻孙陀罗十分美貌,难陀出家后仍难忘其妻,屡归妻处。后以佛陀之方便教戒,始断除爱欲,证得阿罗汉果。他在佛弟子中,被誉为调和诸根第一者。
印度佛教著名诗人马鸣在2世纪时,写了一部长诗《孙陀罗难陀诗》。共有十八章,叙述难陀在佛陀的教诲下出家、修行、得道貌岸然之经历,并叙及迦毗罗卫城、净饭王,及难陀与妻子孙陀罗的爱情故事等。诗中阐明了佛教大乘思想,是初期大乘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
(8)第三百二十七罗汉须达那,本为叶波国太子。
(9)第四百六十一罗汉狮子颊,即狮子颊王,古印度迦毗罗卫城之主,净饭王这父,即佛陀之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