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铜雕厂工程案例
Case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南路招财使者陈九公是哪位财神 ...
2025-03-24
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的历史起 ...
2025-03-23
中路武财神赵公明是哪位财神?
2025-03-22
北路财神姚少司的来历及传说
2025-03-21
东路财神萧升是指哪位财神?
2025-03-18
月老月婆的来历传说
2025-03-09
社公社婆的来历及传说故事
2025-03-06
跋难陀龙王的来历典故
2025-03-05
凤姑的来历起源
2025-03-04
难陀龙王的来历起源
2025-03-03
发布时间:2019-08-26 15:02
佛教中的舍利塔
舍利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礼拜舍利宝塔是人们表达对诸佛皈依和感恩的方式
舍利,为梵语,翻译为汉语就是骨身、灵骨或遗身之意。通常指佛陀之遗骨,称为佛骨、佛舍利,后来指僧众死后焚烧所遗之骨头。不过,舍利子跟一般亡人的骨头不同,其形状千变万化,质地坚实,颜色各异。据说,释迦佛涅槃后,留有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
佛陀火化后的舍利,被认为是圣物和神物,引起印度八个信奉佛教的部族武力争夺。为了平息战争,便以金杯分量,将所有舍利分成8份,让8国各请回一份。
各国使者将舍利带回自已国家后,兴建宝塔以供养舍利,并让百姓瞻仰、礼拜,此塔即为舍利塔。塔多为圆球形高坛,坛基呈方形或圆柱形。
历代舍利塔都被视为庄严神圣之地,为了突出其特有的纪念意义,佛教徒弟常用佛像的浮雕装饰美化此塔。
据巴利文长部经注(Suma?gala-vilāsinī)所说:连结完整之身(sarīra)火焚后,变成如磨过之真珠、黄金等之粉末。dhātuyo 指荼毗后之遗骨;前者即称全身舍利,后者称为碎身舍利。《长阿含?游行经》卷四、《菩萨处胎经?常无常品》卷三等有全身舍利与碎身舍利之说。另外,将遗骨全部收入一塔者,称为全身舍利;而将遗骨分置多处者,称为碎身舍利。关于全身、碎身舍利之说,有人认为起源于古代印度梨俱吠陀时期所行之土葬与火葬二法,而以土葬之遗体称为全身舍利,以火葬后之遗骨称为碎身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