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铜雕厂工程案例
Case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乳母娘娘是指哪位神?
2025-03-31
汉高祖刘邦的历史传说
2025-03-29
阴律崔珏是指哪位判官?
2025-03-28
罚恶司钟馗是指哪位判官?
2025-03-27
赏善司魏征是指哪位判官?
2025-03-26
南路招财使者陈九公是哪位财神 ...
2025-03-24
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的历史起 ...
2025-03-23
中路武财神赵公明是哪位财神?
2025-03-22
北路财神姚少司的来历及传说
2025-03-21
东路财神萧升是指哪位财神?
2025-03-18
发布时间:2019-08-26 17:15
三国两晋十六国时期的金铜佛造像有何特点?
东汉时期,佛教造像在传入我国,金铜佛像随着佛教的兴盛而出现。《三国志》记载有“笮融大起浮屠祠内有一尊金铜佛像”,这是我国首次关于金铜佛像的记载。 1956年,在武昌市莲溪寺一座砖墓中发现了一件鎏铜带饰上的浮雕佛像,佛像有肉髻和头光,立在莲花座上。根据同时出土的其他文物,确认这件浮雕像是三国 时期的作品。
两晋时期,佛教艺术开始广泛流行。据《洛阳伽蓝记》记载,西晋著名画家荀助于泰始二年(266),“施造金铜佛造像十二躯,像高三尺多”。
十六国时期,受到佛教流行的造像积功德的思想影响,佛像艺术得以勃兴。后赵建武四年(338年)造禅定佛铜鎏金像,是我国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金铜佛像,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
十六国时期铜佛像-后赵建武四年-金铜释迦牟尼佛禅定相
十六国时期的金铜佛造像特征:佛像以小型像居多,一般在7厘米左右;以禅定佛为主要的造像形式;佛像头部为高肉髻,眼大横长,鼻梁高挺;佛身穿通肩式大衣,前胸的衣纹呈“U”形或“V”形;佛像主尊与背光、台座等部分是分别铸造的,可以拆装;背光一般为同心圆形;佛座一般为造型简单的四方台,或须弥座。
这一期的佛寺造像特点为:从三国到十六国,佛像逐渐呈现民族特色,服饰与容貌逐渐与同时代服饰接近;佛像头部为束发式高肉髻,小型像没有发纹;眼睛横大,目光平视,高鼻梁,佛像神情平静;背光多为同心圆型;佛座为四方台或四足束腰须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