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铜雕佛像生产厂家
标语
联系电话

工艺
Product display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大庄严铜雕佛像生产厂家
联系人:任金鹏

业务电话:18250514111

联系邮箱:88314111@qq.com

服务项目: 佛像雕塑,铸铜浮雕,铜雕厂家批发

公司地址: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国家级木材加工区东方大道1142号

工艺

贵霜时期秣菟罗佛衣

发布时间:2019-09-02 10:11

贵霜时期秣菟罗佛衣


   秣菟罗位于今印度首都新德里南部朱木拿河岸,是贵霜帝国政治、军事及宗教的一大中心。这里较犍陀罗更接近释迦生前活动地区及早期佛教艺术遗址,如鹿野苑、巴尔胡特窣堵坡等,所出佛像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因此也被视为中印度佛像的代表。

 贵霜时期秣菟罗佛像,以现有实物资料看,佛衣表现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段,在早期及迦腻色伽执政时期的佛像多着“右袒式”袈裟。迦腻色伽之后,佛像袈裟主要作“通肩式”,并且两个阶段的佛衣厚度也由贴体身厚重转变,其中后一阶段的变化,应与受到犍陀罗造像风格的影响有关。

 

1、贵霜迦腻色伽时期(78 --120 年)的佛像衣着 

秣菟罗地区较早出现的被独立塑造的佛像,未出现像犍陀罗地区由佛传浮雕向单体佛像的演变过程。产出现的佛像分立像和坐像二式,由纪年铭文可知两种形式均出自迦 腻色伽 时期 , 这类佛像的共同特点是:

a、顶作螺状肉髻; 

b 、圆脸大眼,有印度本土人的特征;

 c 、佛上身均披“右袒式”袈裟,下身着裙, 并系带; 无论立佛或坐佛,均未对僧祇支加以表现。

d 、佛衣薄而贴体,衣纹多为阴刻线。  

其佛衣样式如藏于阿拉哈巴德博物迦 腻色伽二年铭文立佛及藏于萨尔那特博物馆迦腻色伽三年铭文立佛,两尊立佛造型相同,佛之左手由袈裟内伸出握住佛衣右下角和左下角,使袈裟在身体左下主被撩起,露出内着的裙和裙带。下垂于身体右下方的袈裟,因这一牵动,出现汇集于左手位置的 诸多衣纹。 

  需要注意的是 ,该佛像 左手所握衣角是由拳心上口 进入,而非常见的由拳心下口进入。律典中并未明确对 这一细节的处置方式。

  该类风格的佛衣均以突出形体结构为表现特征,对应悬垂于身体两侧的袈裟作了艺术处理,使衣物紧贴于身。如佛之左前臂下方,若依自然规则应垂有袈裟,而该像在处理时,将其压缩到了左手腕部极小的宽度来示意下垂衣摆。

  该佛像明确显示,裙带系于身体右侧,这也符合律典对涅槃僧系结的要求。在犍陀罗地区可见到佛身体右侧垂挂带饰,其性质应与秣菟罗相同,律典要求裙带需绕身三圈,该像示意不明,可通过同期坐佛作进一步了解。

  存世的迦腻色伽时期的坐佛有多件,如藏于美国金皮博物馆迦腻色伽四年铭文坐佛像、藏于秣菟罗博物馆的坐佛像、藏于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的坐佛像及藏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坐佛像。这些坐佛均显示裙带于腰绕有数匝,具体圈数尚难确认。佛之左后臂下方本应自然悬垂的袈裟,也为突出形体,而被处理到紧贴后部背屏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该类造像左后臂,明显有因袈裟叠放而凸起的现象,律典中明确规定了右袒披着,身体右侧下垂佛衣应搭于左肩。由于同期造像背后均与背屏相连,不是单纯的圆雕,佛像身后不作雕饰,关于该衣如何搭于左侧肩、臂,尚难判断。

  佛像呈结跏趺坐,位于小腿中部的圆形边饰,应是裙和袈裟下缘口。佛两腿之下的折皱,是袈裟或尼师尚不能确定。由这一时期佛衣穿着,与戒律要求作比较,可得出几点认识:

a、佛着“右袒式”袈裟和裙。

b、裙带系结位置与律典规定相符。、

c、裙带的高低位置,律典要求齐脐,而实际表现却在脐下。

2、贵霜迦腻色伽以后(约 120-320年)的佛像衣着

贵霜时期,在迦腻色伽之后,佛像所具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a . 佛作无纹肉髻,且出现螺发;b . 佛像容貌依然是圆脸大眼;c . 佛衣多作通肩式,表现厚重,但仍延续前期的阴刻线衣纹。以现有资料看,佛衣由前期“右袒式”变为“通肩式”,如秣菟罗博物馆藏立佛,佛衣厚重感明显增强。有观点认为这是受到来自犍陀罗造像的影响,但犍陀罗佛衣的写实手法,未被吸收。佛衣刻画仍具有较强的程式感。立佛右手上举至肩施无畏印,左手上举握衣角,佛衣右角搭于左肩。

  由于袈裟增厚,前期的裙及裙带,不再以透过袈裟的方式表现。但形体在厚重的袈裟下仍未消失,可以看到躯干及两腿结构的起伏。

  佛之左右肘部,按理应有袈裟自然悬垂,该像为突出肘部形体结构,将袈裟处理得更靠近躯干,前期遗风尚存。

  对衣纹的处理,仍延续前期的线刻法,但线槽较深,线与线之间也增加了微妙的起伏,以强化对袈裟厚度的表现。并且衣纹为通体刻划,不像前期,在身体许多凸起部位不作雕刻。

  坐佛与前期不同的是,佛之左手由前期向下撑于膝部变为平举握衣角。如秣菟罗博物馆藏坐佛。与之相似的表现形式,在中国较早见于汉魏时期的四川麻浩墓椁堂入口上方的佛像。

  前期暴露的双脚被掩于袈裟之下。需要注意的是位于双足之间的袈裟下缘,仅悬于坛基表面,尚未发生垂覆坛面的现象,而在犍陀罗早期和晚期作品中,在坐佛的衣摆下缘与坛面均出现 了 多种接触方式 ,并进而在中国佛像中,演化出学界称之为“悬裳座”的佛衣形式。

  此外,与前期有所不同的是佛头部出现无纹肉髻和螺发。肉髻的样式也是学界用于判断地域造像风格的重要因素。秣菟罗造像至此已出现三种肉髻样式,分别是螺状肉髻、无纹肉髻和螺发。其中螺发在秣菟罗笈多时期造像中得到普遍的应用。

  肉髻是指佛头顶耸起的髻状物,为佛之三十二相之一,《长阿含经》记载,第三十二相即是“顶有肉髻”。肉髻也是佛像塑造必须具备的特征,古印度佛像不分地域均呈现这一特征,但在具体处理上存在地域性形态差异,如犍陀罗主要表现为波浪式束发肉髻,秣菟罗迦腻色伽时期为螺状肉髻,秣菟罗迦腻色伽以后出现无纹肉髻和螺发。无纹肉髻在犍陀罗佛像中亦可见到,螺发则可能在笈多时期前后传至犍陀罗。《长阿含经》载三十二相之十一相:“一一孔,一毛生,其毛右旋,绀琉璃色”,第十二相:“毛生右旋,绀色仰靡”。《方广大庄严经》载佛八十种好中之七十九好即是“发彩螺旋”。螺发应该是最贴近经典记载中的佛之体貌特征。

留言评论

欢迎各位网友对本站评论
cache
Processed in 0.004975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