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
Product display
佛像铜雕厂工程案例
Case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无量光如来父母双尊是指哪位佛 ... 2024-11-20
毗卢遮那如来父母双尊是指谁? 2024-11-18
度地狱道能仁的来历 2024-11-17
度饿鬼道能仁的来历 2024-11-14
度人道能仁的传说 2024-11-07
度畜生道能仁是指哪位佛菩萨? 2024-11-03
度修罗道能仁的起源 2024-10-31
度天道帝释能仁是指谁? 2024-10-28
大地之母是指哪位神? 2024-10-24
宝生如来父母双尊的来历起源 2024-10-21
发布时间:2019-09-02 10:32
禅都古镇幽兰镇虽小,寺院却出奇的多。
赣江穿城而过,而龙津寺卧于弯曲的堤坝旁。此寺因宋朝时建于罗舍渡口而得名。明初时候,有内阁大学士解缙到此,看到河堤弯弯扭扭像龙形,正好当时下雨,便亲自题写了”龙津烟雨“流传至今。
不大的寺院,建筑风格却和其他寺院有很多不同。世间佛法一脉相承,却有不一样的寺院说道弘法。
站在寺外,远远便可见到前方简易铁质门前看到“龙津寺”三个大字嵌于门头,和以往古寺的山门大不相同。高塔一座,殿堂几间,便是目光所及的全部。
穿过庭前的草间小路,更多与众不同的风格进入眼帘:正门的中轴线方向依旧是天王殿,但左右两侧却依次建有药师殿、观音殿、弥陀殿与地藏殿等偏殿,两两分布。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些侧殿均安置在蓝色活动板房内。没有雕龙画凤的门柱装饰,没有华丽的窗柩红瓦,方正的蓝色“盒子”中,恭敬地将佛像供奉其中。
悄声入内,望着一尘不染的拜垫,佛像前香烛火光跳跃,内心也渐渐平静下来,一路的奔波找寻此刻都得到了消解,置身殿内,外墙的简陋全然不觉。
心安之处,即是归人。这不正是佛教想要传递的东西吗?
穿过天王殿,寺院全貌也就此展现。寺中建筑为仿古制式,飞檐反宇,雕楼秀户,颇有些古时韵味。
与天王殿正面相对的,是寺中最高建筑——念佛堂,为八角五层塔式建筑,檐角飞翘,古典秀丽。斋堂、客堂、寮房等偏殿则围绕他依次分列在旁。
走进念佛堂,堂内布局精巧,布置美轮美奂,华美而不艳俗,庄重又不浮夸,的确少见。堂内供奉着西方三圣。南北两座阿弥陀佛背靠而立,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分列两旁,面朝门外,非比寻常的挑高更是显得佛像慈悲庄严。八边形建筑内,墙体与门分隔设置,再利用佛像的朝向与柱体将空间有序地切割为诵持、拜谒、打坐区域均安置其中。参禅悟道在此,法会活动在此,一个多功能的大雄宝殿!
佛像与建筑,如此相融,天衣无缝,令人佩服。
原来,这念佛堂还别有洞天,底层的建筑呈圆形,是一个占两层高的基座,而三层往上更像一座宝塔。宝塔内部空间远比一层小了许多,还未装潢完毕。正中一尊毗卢遮那佛金身,其余装置皆为纯净白色,绕佛像而过,还可看到光影在地面随之变换,极简的白色与金光交错,美的别致。
宝塔高三层,除第一层供奉了佛陀法身外,二层正中供奉的是华严三圣、东方三圣、西方三圣与地藏菩萨等小佛像共有一千尊,供善信祈福求愿之用,金光熠熠。
最顶层则是藏经之处,藏有乾隆大藏经、净土藏等经论典籍,顶上还供有五方五佛,分别是五智、五德、五戒,能够成就五种智能和提供冥想的五位天尊,又称五智如来。五方佛是转化和净化我们贪恋、我慢、嫉妒等烦恼属心等五烦恼所转成我们佛性五智。
墙面的千佛塑像也由金换为木,鳞次栉比,栩栩如生,美的沉稳大气。
在这佛塔的外围,还有一条长廊可以走,站在走廊上远眺,整个龙津寺尽收眼底。
小小一栋念佛堂,却蕴藏着如此巨大的能量,更兼具藏经阁与接引殿之功能,一应俱全。变化了形式,不变的是弘法的核心。
和念佛堂相对的,是寺内安置的观音殿,这观音殿与众不同的是在殿顶部再安置鳌鱼观音。鳌鱼观音像塑于寺院最北端,八角形建筑风格,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脚踏鳌鱼,立于屋顶之上。
观音菩萨降服鳌鱼的传说无需赘述,而鳌鱼从此被看作是力量的象征,更是诗人墨客常见的题材,才会有 “上鳌头”、“独占鳌头”这样的说法来赞颂有识之士。雕工精妙,神态 逼真,抬头仰望,衬着空中翻滚的云浪,这观音菩萨像极了正腾云而来,福佑十方。
龙津寺的鳌鱼美好寓意不止于此,师父介绍道:不仅有鳌鱼观音,也有 “龙门”之景,配以鲤鱼跃浪,寓意“鲤鱼跃龙门”,保佑祈福之人学业顺利,事业增长。还有“五福临门”护持在侧,大有众星拱月之姿。
前有念佛堂,后有鳌鱼观音像,龙津寺的特色显而易见。但是问及历史,师父回答“正当渡口,因风水而建”,语气略带惭愧,没有一丝骄傲,哪怕独自重建了如今的规模。
龙津寺的格局和大部分寺院都有些不同。无论是建筑风格,或者布局规划,都有很有自成特色。
其实,佛教自进入中国以来,就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中国文化与佛教开始发生相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随着地域的不同,民风的不同,都让原本的佛教嵌入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特征。
在过去,寺院应该是传播佛法和礼佛的场所,最初建立寺院的初衷主要是为出家学佛的僧侣有一个清净的安身之处。如今的寺院已不仅仅是进行宗教场地,更是一个文化符号,而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寺院仍然表述着比它本身更为丰满的寓意。
在幽兰小镇,龙津寺的存在更是融洽居民的纽带,居民交流的生活方式,以及精神寄托。建筑因地制宜加以变化,布局规划视地域特色进行了调整,但是弘法利生,助行佛法的本质却不曾动摇。
即为佛子,但行佛事,不一样的寺院,行的却是同样的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