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铜雕佛像生产厂家
标语
联系电话

工艺
Product display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大庄严铜雕佛像生产厂家
联系人:任金鹏

业务电话:18250514111

联系邮箱:88314111@qq.com

服务项目: 佛像雕塑,铸铜浮雕,铜雕厂家批发

公司地址: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国家级木材加工区东方大道1142号

工艺

四川唐窟之广元、巴中、夹江千佛崖诸石窟。

发布时间:2019-09-02 17:07

四川地区唐窟造像

   北方石窟艺术,在北朝至盛唐持续了高度繁荣,经历了安史之乱及唐武宗会昌法难之后,寺院经济及佛经、佛像均遭受重创,北方石窟艺术持续衰落趋势。四川深处腹地,曾有过军事冲突,却未爆发大规模战争,社会秩序稳定,经济繁荣,唐代陇右及河西诸州所需军资多取自蜀地,有“天府之藏”的美誉。

  玄宗和僖宗避乱均选择入蜀,同时也将中原文化艺术带入四川,其中就有大批经像、宗教画人和高僧,出现“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成都之多”的局面,加之这里旧有深厚的佛教文化渊源,遂使四川在盛唐后,逐渐取代北方成为石窟造像的重心。

  四川石窟造像历中晚唐、五代、两宋,400余年兴盛不衰。石窟主要分布于北川、川西和川中,其中川北较为著名的石窟以广元千佛崖、皇泽寺、观音崖及巴中石窟为代表,川西石窟以夹江千佛崖为代表,川中石窟有大足、潼南、安岳、资中等窟。

 

  四川唐窟之广元、巴中、夹江千佛崖诸石窟

  广元石窟位于金牛古道之上,地处嘉陵江上游,为由秦入蜀的要冲。现有资料显示,至迟在北魏晚期,广元地区已开窟造像,西魏、北周和隋延续不断,至唐开元年间,造像趋于鼎盛。广元现存唐代摩崖石窟三处,均开凿于嘉陵江两岸崖壁之上,沿江东岸有千佛崖,对面西崖为皇泽寺,另外是位于广元市西南15公里的观音崖。

  广元千佛崖原南北长约200余米,清咸丰四年碑记载全崖共计造像17000余身,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因修筑川陕公路,南段崖壁被毁,现存大小龛400余座,造像约700身。造像多建于北魏、隋、唐,以后历代多为庄严龛像,少有开凿。北朝洞窟留存有大佛窟(第7窟)和三圣堂(第21窟),隋窟1个,为北大佛窟(第38窟),另出土观音菩萨残像一件。唐代是千佛崖造像的高峰期,开窟约87个,另有众多小龛,较著名的有神龙窟(第11窟)、莲花洞(第13窟)、菩提瑞像窟(第33窟)、大云古洞(第16窟)、释迦多宝窟(第2窟)及睡佛洞(第4窟)等。

  神龙窟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窟高约3.6米,宽约3.25米,深1.8米,石窟前壁已崩毁,正壁造倚坐弥勒佛,左手扶膝,右手上举,佛作螺发,饰光头,内衣为僧袛支,多披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紧贴束腰坛基两侧各塑小力士一身,由窟内右壁上方造像题记可知,该窟应建于中宗神龙二年(706)以前。

莲花洞位于千佛崖南段下层,南临大佛窟,今前壁已毁,石窟为横长方形,穹窿顶,高约3.6米,宽5.5米,深4米。正壁及左右侧壁三壁环坛,坛上三壁居中各开一龛,龛内雕造一佛二菩萨,其中正壁主尊为倚坐弥勒佛,左、右壁主尊均为结跏趺坐(图119)。除三大龛外,窟内还散刻有许多小龛,其中一小龛铭文显示该龛完成于大周万岁通天元年(696),据此石窟主体工程应完成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以前。

  该窟右壁主尊的造像因素,已显出密教造像的一些特征,像为螺发,顶部饰璎珞,着右袒袈裟,左手置于腹前,掌心向上,右手扶膝,衣襞覆坛于方形坛基上。《陀罗尼集经》卷一描述密教主佛教造像仪轨:“其作像法,于七宝华上结跏趺坐,其华座底戴二狮,其二狮坐莲花上。其佛右手者,伸臂仰掌当右脚膝上,指头垂下到于华上。其左手佛颈亦著七宝璎珞,其佛头顶上作七宝天冠。”玄奘《大唐西域记》第八卷《摩揭陀国》对这一像制有较清晰的记载:“见精舍内佛像俨然,结跏趺坐,右足居上,左手敛,右手垂,东面而坐,肃然如在,座高四尺二寸,广丈二尺五寸,像高丈一尺五寸,两膝相去八尺八寸,两肩六尺二寸,相好具足。”“垂右手者,昔如来之将证佛果,天魔来娆,地神告至,其一先出,助佛降魔,如来告曰:‘汝勿忧怖,吾以忍力,降彼必矣。’魔王曰:‘谁为明证?’如来乃垂手指地,言‘此有证’,是时第二地神蛹出作证,故今像手徼昔下垂。”将文中描述于主尊比较,虽有未及严谨之处,但在手印及颈部璎珞方面等均与经文描述一致,所造应为密教最高尊神大日如来,或曰毗卢遮那,由发生时间看,这应是在开元三大士来华以前出现的密教造像。此外该窟造像将弥勒与毗卢遮那并置一窟之中,可以看出同期川北佛教具有显、密双修的特质。

  同期密教题材的造像还出现在菩提瑞像窟,位于千佛崖高处,为平顶敞口窟,高、深均3.3米,前宽3.6米,后宽4.1米。窟内三壁造有高坛,正壁高坛之上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尊结跏趺坐于束腰坛基上,高坛下主尊前方两侧各造一身力士像。左右侧壁高坛上造弟子12深及伎乐5身,该窟主尊着右袒袈裟,头戴高宝冠,颈部饰璎珞,臂饰钏,肘饰镯,手印于莲花洞主尊相同。该佛应是密宗毗卢遮那佛。右壁建成应在唐睿宗年间(710—712),早于“开元三大士”来华。与该窟左侧相邻的是弥勒窟,两窟构成双窟,为显、密共修的又一实例。

  菩提瑞像窟正壁主体造像群,对密宗造像仪轨表现的较莲花洞更丰富,《陀罗尼集经》卷一记:‘其佛右边作金刚藏菩萨像,像右手屈臂向肩上,手执白拂,左手掌中立金刚杵,其一端者从肩上向外立着。咒师于佛前左右胡跪,手执香炉。其佛光上作首陀会天散花形。’该经卷二《画一切佛顶像法》又记:“其像背后画双树形,树上画作垆醯陀迦布瑟波形,间错树叶。”今略作比较,正壁佛右侧胁侍菩萨为手持净瓶之观音,造作与经文描述吻合。佛背光两侧凿有大树两株,树冠延伸至窟顶,背光之上有三身天神及两身飞天,应为文中首陀会天。正壁高坛上雕有二身跪人,似为文中所述咒师。该窟是初唐对经文仪轨反映最为贴切的大日如来。

   以现存实物看,在开元三大士来华之前,汉地及新疆地区密教造像已开始出现,如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及广元千佛崖,莫高窟主要为十一面观音像,未见大日如来造像,龙门擂鼓台北洞大日如来造像,龙门擂鼓台北洞大日如来除头戴饰有化佛的宝冠外,其余如来坐姿手印、佛衣佩饰均与广元千佛崖相似,应是相同仪轨下的规范制作。两地造像发生时间相近,均在7世纪末,龙门似要略早。前文已述新疆地区,于阗密教在7世纪末已开始流行,并有僧人陆续将相关经籍介绍至东洛,时于阗佛教遗迹中叶出现密教造像。

  在印度,6世纪大乘佛教开始密教化,7世纪初在印度趋于兴盛,并影响波及汉地。唐代,南天竺僧人菩提流支于永淳二年来华,高宗遣使迎接,所译密典约十部,天竺僧人另有无极高于永徽三年(652),至长安敕令慈门寺安置,应邀于慧日寺犍陀罗尼普集会坛,为京城僧俗所罕见。并由《金刚大道场经》中摘要译出《陀罗尼集经》十二卷。玄奘于贞观三年(629),由长安出发西行求法,往返历时20余年,回洛阳之时,武则天亲临迎接,译密教经籍十三部。加之7世纪末于阗僧人天智、实叉难陀等向内地输送密教译籍,唐在7世纪末以前传入汉地的密教译籍多 属杂密、杂咒,而少有原来开元三大士所译的纯正密教经典,却在社会上形成了对密教的认识基础,长安和洛阳两个密教中心已初步形成。

  记载中,汉地出现密教绘画的时间,也较现存实物要早,初唐尉迟乙僧在内地佛教绘画所涉及的密教题材,在诸多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太平广记》卷二百十一《尉迟乙僧》:“贞观初,其国以丹青功妙,荐之阁下……乙僧今慈恩寺塔前面中间功德,叉凹桎花,西面中间千手千眼菩萨,精妙之极。”《历代名画记》卷三《记两京外州寺观画壁》:“慈恩寺……塔下南门,尉迟画。西壁千钵文殊,尉迟画。”尉迟乙僧于贞观初年在长安慈恩寺绘有千手千眼观音和千钵文殊。

  唐代,密教及其造像艺术在开元年之前,已由印度及于阗僧人像内地输送,这些僧人的最终目的地多为两京长安或洛阳。四川地区同期密教图像的传入途径尚不明晰。《宋高僧传》卷二十五《唐梓州慧义寺清虚传》记载了川地僧人清虚从事的密教活动,“长安二年(702),独游蓝田悟真寺上方北院,旧无井泉,人力不及……时华严大师法藏闻虚持经灵验,乃请祈泉……自此居者无患,神遂移去。”记载显示初唐武周年间,四川密教已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盛唐是千佛崖开造的高峰,以大云古洞、释迦多宝窟及睡佛洞为代表。其中大云古洞为平顶方形敞口窟,窟约高3.8米,宽5.6米,深10.6米,属千佛崖较大的洞窟。紧贴后壁的柱体正面塑阿弥陀佛立像一身,跣足立于仰莲座上,着通肩袈裟,阶梯衣纹,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残,饰有背光和通项头光。中心柱左右侧壁开小龛,内刻菩萨立像,后壁北中心柱分为两块,各开一方形大龛,内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龛外两侧壁刻各刻力士一身。主室左右侧壁由上而下分四层刻菩萨立像,均立于仰莲座上。该窟外壁有开元十年(722)“行孟州大都督府长吏韦功德记”。

   释迦多宝窟为平顶方形敞口窟,正壁坛基上两佛均结跏趺坐,衣襞覆坛,佛头均为螺发,左侧坐佛着通肩衣,右侧佛着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二佛身后有通顶背屏,上浮雕头光及天龙八部造型。屏风两侧雕二弟子二菩萨胁侍立像,屏风后正壁及左右侧壁开小龛,内雕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及十王诸尊像。

   睡佛洞为平顶方形敞口窟,窟内中心塑一铺十三身像,主尊为释迦佛涅槃像,今头已不存,身体也残缺。卧像身后刻众弟子举哀,头部多毁。窟内三壁浮雕刻有碾盘经变故事,其中左壁内侧刻焚棺图,金棺之上线刻腾空烈焰纹,其下浮雕九身头戴风帽者,目视火焚现场,焚棺图一侧浮雕七身束髻女像,人物上身多着交领窄袖长衣,下着长裙。其动态和表情似在传递佛主涅槃信息,身份应为佛之女弟子。

  皇泽寺位于嘉陵江上游西崖,现有窟龛约50各,造像1200余身。其中有少量北朝后期至唐以前的石窟,以第45、38、51窟为代表。唐代是这里开窟造像的高峰,代表窟有第12、13双窟,大佛窟(第28窟)。

  第12、13窟为双窟,分前后室,两窟前室均作平顶,后顶作穹窿顶,第13窟后室(主室)雕一铺九身像,前室左侧置唐碑一方。该碑残留文字内容与后蜀孟昶、广政二十二年(959)《大蜀利州郡都督府皇泽寺则天皇后武氏新庙记》石碑均显示,该窟是唐贞观二年(628),武则天父武士彟在利州(广元)任都督期间,为纪念夫人杨氏生武后而开凿,武士彟于武德七年(624)上任,同年武则天降生,贞观四年(630)武士彟离任,第12、13窟应建于武德七年至贞观二年之间。

  大佛窟位于皇泽寺大佛楼之上,为平面呈马蹄形的敞口窟,作穹窿顶,窟约高7米,宽6米,深3.6米,正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立像,主尊头作螺发,内衣为僧袛支,外披褒衣博带演化式佛衣,左右两侧弟子分着右袒式袈裟和敷搭双肩下垂式袈裟,两胁侍菩萨雕刻得华贵精美,左侧观音冠中饰化佛,右手上举,左手下垂持净瓶,上身裸,饰Ⅹ形串珠璎珞和披帛,下着长裙,颈饰项圈,戴臂钏及手镯。右侧大势至装束与观音相似,右手上举,左手执宝珠。群像所依后壁浮雕天龙八部,有①紧那罗;②戴盔乾跶婆;③戴兽首冠的摩睺罗迦,虬髯,颈部缠绕兽足,左手执圜首剑;④三面六臂阿修罗,正面作慈悲相,左右两面分作怒相和笑相。六臂中,仅见上二手举日月,中一手举矩尺,余皆不可辨识;⑤戴束发三珠冠的龙众,以腾龙饰其头部上方;⑥鸟嘴迦楼罗,饰束发三珠冠;⑦穿戴盔甲的天部;⑧余一残毁形象应是夜叉。该窟造像布局均与开凿于隋或初唐的第51窟较为相似。

  巴中石窟位于川北汉代开辟的米仓道上,石窟分布于县城周围约80余处,造像万余身,其中以南龛、西龛、北龛和水宁寺四处较为重要。巴中石窟始建于隋,兴于盛唐,后代隅有开凿。

  南龛位于巴中市南1公里的化成山上,有窟龛130各,造像2000余身,绝大多数造于唐代。其中唐代纪年龛6各,较早的有第69龛党守业开元二十三年(735)造像及第71龛张令该开元二十八年(740)造像,晚至乾符四年(877)赵凡造像。南龛洞窟形制多见方顶敞口龛,龛内复造像龛,开口呈方形,背光多用透雕和高浮雕手法。造像常见释迦佛、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密教题材有毗卢遮那、如意轮观音、数珠观音、毗沙门天王、大自在天、诃利帝母等。

  第53龛为方顶敞口式,龛内三壁环坛,正壁设方形重龛,内造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七尊像,龛楣由下而上分三层,分别以二方连续的串珠纹、忍冬纹及莲花纹装饰,主尊释迦佛,作说法相,磨光肉髻,着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后壁浮雕彩绘天龙八部,重龛外两侧分别造力士一身。第70龛亦为释迦佛说法龛,龛形及人物组合均与第53龛相同。

  第62龛为方顶敞口佛殿窟。窟顶正中刻八角形华盖,窟内正壁设一主尊,为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座上,施说法印,头为螺发。后壁满刻52身小型闻法菩萨,坐姿各异,均坐于莲花座上。菩萨身后浮雕有四棵菩提树干,树冠绘于窟顶。窟门外两侧各刻力士一身,与第62窟相似的还有第116窟,均为表现阿弥陀佛净土变相。该窟为弧形窟顶,设重龛,造像除阿弥陀主尊及闻法菩萨外,于垂龛上刻有西方三圣像七组,间饰以伎乐。重龛外两侧刻二天王。

第86龛为方形敞口重龛。正壁为一身观音立像,重龛两侧壁上方分别雕菩萨立像一身,下方各雕力士一身。主尊观音菩萨头戴宝冠,双手残,饰项圈、臂钏,上身着僧袛支,下着长裙,披饰Ⅹ形璎珞和披帛。观音像龛另见第60、87等龛,多为方形平顶龛或设重龛,龛中仅造观音立像一尊。

  南龛毗卢遮那佛,出现在第37和103龛,主尊造型相近,均头戴宝冠,颈部饰璎珞,着右袒袈裟,左手手心向上置于腹前,右手施降魔印。造型与广元千佛洞第33号窟类同,胁侍多为二弟子二菩萨及二力士。第83龛正壁雕三佛,主尊为一身二头,结跏趺坐,佛衣为袒露左肩,且左手施降魔印,右手上仰置于腹部,这种瑞像表现方式极为少见,发生时间较敦煌第72窟宋刻双头瑞像要早。

  西龛位于巴中市城西约1公里的凤谷山,现存窟龛90余个,造像2000余身。集中出现在西龛寺、流杯池及龙日寺三地,其中除少量隋龛,大多开凿于唐代。西龛洞窟形制与南龛相似,常见方顶敞口龛,一些重龛也作外方内圆拱形。释迦佛、弥勒佛、观音菩萨、毗卢遮那佛为主要表现题材。

  第3龛为重龛,外龛作方形敞口式,内龛作拱形,上饰忍冬纹。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七身像,主尊为倚坐弥勒佛,坐于束腰方形坛基上,着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左手扶膝,右手残,造像所依后壁,浮雕菩提双树及天龙八部形象。第5龛为外方内圆拱形龛,内龛设横形坛基,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龛口雕二力士,主尊为倚坐弥勒,着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右肩披偏衫,坐于束腰方形坛基之上。与第3龛相同,该龛后壁世浮雕天龙八部,其中右侧壁多已残损,仅存左侧壁形象保存较好。第10号龛亦为弥勒说法龛,龛形与造像组合于第3、5龛相同,应是同期所为。在方形外龛左侧壁上有造像题记:“菩萨圣僧金刚等,郭玄亮毗季奉为亡考造前件尊容,愿亡考乘此征日,速登净土弥勒座前同初会法,开元三年(715)岁次乙卯四月壬子朔。”这也是西龛中时间较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题记。

  第42龛为外方内圆拱形龛,内龛雕观音立像一身,内龛外两侧各雕一力士。观音束发戴冠,冠上饰化佛,宝僧垂肩,左、右手均残,上身饰璎珞、披帛,下着长裙,跣足立于莲座。

  第53龛表现西方净土变相较为突出,为外方内圆重龛,内龛正壁设西方三圣坐像,今存残躯,主尊上方刻八角形华盖,左右两侧高浮雕雕天宫楼阁,保存较好,楼阁为三层仿木结构,每一层浮雕不同数量的伎乐或供养菩萨,伎乐、天人手持箜篌、笙、琵琶等乐器,身着长裙、披帛,形象飘逸生动。

  第61龛为两方形重龛,外龛高约2.6米,宽4米,深0.65米。内龛位于正壁中部下方,为方形敞口式,龛内由石碑和造像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方碑题刻“大唐龙日寺”,右侧刻一铺九身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内龛外左壁下方开一小龛,内刻观音像一尊。余外龛三壁均满刻千佛。

  第44龛,为外方内圆拱形龛,龛内正壁雕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主尊为毗卢遮那佛,身后浮雕头光,结跏趺坐于刻有兽头靠背的坛基上,戴宝冠,着右袒袈裟,项饰已剥蚀不清,臂钏、手镯尚可辨识,左手残,右手施降魔印,与该窟主尊相同的主尊佛还见第87龛。佛身两侧刻“六孥具”形象。外龛左侧壁上、下各开一龛,上龛刻一佛二菩萨,下龛雕七佛立像。

  西龛也出现了显、密双修的造像形式,第73龛为外方内圆重龛,内龛正壁雕二坐佛,两侧胁侍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右侧坐佛为倚坐弥勒佛。左侧坐佛造型与第44龛相同,为毗卢遮那佛。

水宁寺石窟位于巴中市城东约37公里水宁河两岸,现存窟龛38个,造像300余身,多建于盛唐。其中以盛唐药师佛龛(第1龛)、释迦佛说法龛(第2龛)、释迦佛、弥勒佛说法龛(第3龛)最具代表性。

 第1龛作外方内圆重龛,内龛正壁刻一佛二菩萨三尊像,中尊立佛左手托钵,右手持杖,佛内着僧袛支,系博带,外披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两胁侍为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药师佛胁侍菩萨通常为手持莲花的日光菩萨及月光菩萨,并以莲花上是日轮或半月形予以身份区别。第1龛右侧菩萨左手上举持柳枝,右手下垂持净瓶,应是观音菩萨。龛外两侧各造力士一身(图120)。

  第8龛为平顶方形重龛,主体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在菩萨与天王之间上方供养菩萨一身,佛座前方两侧各置供养菩萨一身,主尊身后两侧各刻一株菩提树,窟顶刻两身飞天。在众胁侍上方,龛内左右侧壁及龛外力士上方,均满雕天龙八部形象。与该窟人物组合相似的还有同为释迦佛说法的第2龛。

第3龛为平顶方形重龛,内龛三壁设坛,正壁方形高坛上置二坐佛,左侧为倚坐弥勒佛,衣襞覆坛,双足踏莲,头作螺发,着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左手扶膝,右手已残,似作上举状。左侧释迦佛结跏趺坐,双手残,似施说法印。衣覆于仰莲坛基,着通肩袈裟,二佛均有头光和背光,两佛之间高浮雕菩萨一身。右侧壁由内而外,下方分别可二弟子、一观音、一力士立像。上方雕供养菩萨一身、弟子三身。左侧壁人物布局同右。正壁坛基两侧各开一方形小龛,内雕三身供养人立像。

  北龛石窟位于巴中市城北一公里的巴河北崖,现存窟龛20余个,造像300余身,除少量隋代造像,大多建于唐代。窟龛形制、造像题材及风格均与南龛、西龛大体相同。

夹江千佛崖石窟位于川西平原西南部,夹江县城西2.5公里的青衣江北岸崖壁上,现存像龛160余个,造像约2500尊。龛像开凿于初唐,盛唐、中唐达到高峰,会昌之后趋于沉寂。窟龛形制多为平顶方形敞口龛,造像题材显、密兼有,密教造像有千手观音、毗沙门天王等,显教造像尤重弥陀净土。较著名的窟龛有第84、91、136、115等龛。

第91龛作地藏变,作平顶方形敞口龛,内雕三尊并坐像,中尊身后两侧各雕弟子一身,龛口两侧各雕供养菩萨一身,三佛均结跏趺坐。中尊坐于束腰方形坛基之上,施禅定印,头残。左侧地藏菩萨头戴风帽,右手执锡杖,衣襞覆坛,中尊右侧为地藏菩萨化身像。

第115龛为观无量寿佛经变龛,平顶方形敞口龛。龛楣饰卷草纹,龛内正壁刻西方三圣并坐像,主尊阿弥陀佛,螺发,着通肩衣,施禅定印,结跏趺坐,衣襞覆于仰莲座上。饰头光、背光,左侧观音菩萨与右侧大势至菩萨均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饰覆肩披帛,戴宝冠,头光、背光同中尊。其中观音菩萨右手扶膝,左手执柳枝上举,大势至菩萨两手造型与之相反。三尊像的身后各浮雕一座单檐歇山式,大殿后壁上层殿阁之间满布天人、飞天造型。三尊像之间及两侧壁置经幢、佛塔数身,其间饰以飞天。窟内三壁下层雕天人、弟子200余身。

  135龛又称弥勒龛,作方形敞口重龛,内龛正壁雕一佛二菩萨,主尊为倚坐弥勒佛,螺发,内着僧袛支,外着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左手扶膝,右手残,似施说法印,双足各踏一覆莲。头光、背光外环以火焰纹。左右胁侍菩萨一身,装束姿态相似,跣足立于仰莲座上,戴高宝冠。

第84龛为平顶方形敞口龛,正壁为千手观音坐像,主尊头戴花冠,倚坐于方形坛基之上,双脚各踏一只仰莲,双手合十于胸前,环绕上身两侧共计雕出十八只手,大多已残。今外端还留有明代补刻的千手。

  136龛,作平顶方形敞口龛,正壁为千手观音坐像,主尊头戴宝冠,身披甲胄,左手托塔,右手握剑柄,双足被一地天用双手托举,双足外侧各雕一身夜叉。左侧壁下方雕一天女、一夜叉,右侧下方雕一天王、一老者。千佛岩毗沙门天王龛还有第8、19、97、107、134、159等龛,这种将毗沙门天王单独供奉,是唐密宗造像的新形式。《宋高僧传.慧云传》记载:“开元十四年(726),玄宗东封迥,车政道往于阗国摹写天王样,就寺壁画焉。”唐代天王造像的兴起或许与玄宗推崇有关。

留言评论

欢迎各位网友对本站评论
cache
Processed in 0.006470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