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
Product display
佛像铜雕厂工程案例
Case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大笑金刚明王是指谁?大笑金刚 ... 2025-01-16
乌枢沙摩明王是哪位明王? 2025-01-15
大轮明王是哪位明王? 2025-01-14
爱染明王是指哪位明王? 2025-01-12
孔雀明王是指哪位明王? 2025-01-11
甘露军茶利明王父母双尊的来历 ... 2024-12-15
不空成就如来父母双尊是指哪位 ... 2024-11-25
无量光如来父母双尊是指哪位佛 ... 2024-11-20
毗卢遮那如来父母双尊是指谁? 2024-11-18
度地狱道能仁的来历 2024-11-17
发布时间:2019-09-02 17:14
天龙山石窟造像
北魏末高欢在永熙元年(532)于晋阳(今太原市)修筑大丞相府,遥控洛阳,东魏时期,高欢仍以晋阳为势力中心,操纵邺都(今河北临漳)东魏政权。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元善见退位,于同年称帝,改国号齐,史称“北齐”,定邺都为上都,以晋阳为下都,帝王夏居晋阳,秋居邺城,两地间往返频繁,沿途寺院众多,如响堂山石窟、武安定晋岩禅果寺涉县娲皇宫石窟、榆社圆子山石窟、庙岭山石窟等大都造于东魏、北齐时期。
天龙山石窟位于太原西南15公里的天龙山,石窟开凿时间与响堂山相近,石窟分布于东、西二峰的山腰部,东峰8窟,西峰13窟,今存21窟的凿造时代开始于东魏,历北齐、隋、唐。石窟在20世纪20年代遭到严重破坏,美、日古董商将诸多精美造像或雕像局部盗走,据统计流失海外共有150件,其中29件得以复原归国。天龙山石窟造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国内石窟中受损最为严重的一处。在现存北朝时期的5个洞窟中,东魏窟有2个,分别是位于东峰的第2、3窟,北齐窟有3个,为西峰第1、10、16窟。
第2、3窟形制为三壁三龛式,平面呈方形,顶作覆斗顶,并凿有莲花藻井,窟内四周底部作低坛,正壁及左右侧壁各开一龛,第2窟是现存北朝石窟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洞窟,正壁开帐形龛,龛内主尊。。坐,手残,龛外两侧各有一胁侍菩萨立像。主尊着褒衣博带佛装,外披“半披式”袈裟,磨光肉髻,其中“半披式”袈裟的穿法并未像龙门、巩县那样,只斜挂左肩一角,而是沿右肩外侧下垂,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天龙山在随后北齐出现的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与这种形式有相似之处。此处主尊佛衣衣襞覆坛呈外展式下垂,与巩县相似,胁侍菩萨裙摆也呈外展式下垂。
第2窟东壁居中开圆拱形龛,雕有一铺三身像,主尊倚坐于方座上,双足踏覆莲座,着褒衣博带佛衣,右领襟敷搭左肘,衣纹为阶梯式,佛及菩萨佛衣均呈外展式下垂。龛外两侧上部原有维摩、文殊像,已被盗,西壁开龛及造像与东壁相同(图54)。第3窟的规模略小于第2窟,在石窟形制、造像风格上与第2窟类同,损毁更为严重。
北齐时期,天龙山石窟在窟形和造像上均有新的变化。石窟分前廊和主室两个部分,前廊多为两柱三间仿木构式建筑,中部有两根八角形立柱。主室形制与东魏第2、3窟类同,佛像则出现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佛衣由厚重变为单薄,造像由前期佛衣的外展飘逸风格向内敛贴体转变秀骨清像转为丰满圆浑。
第1窟主室正壁开一圆拱形龛,两侧有八角龛柱,柱头饰仰莲及龙首,龛内为一铺三身像,主尊为倚坐佛,佛头残,身着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两侧胁侍菩萨均毁,只存莲座。东壁开一龛,形同正壁,内有一佛二菩萨,主尊结跏趺坐,着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胸前系有带饰,胁侍菩萨均残,坛基上刻有神王像三躯,已漫漶不清。西壁所开龛像与东壁类同,主尊左侧胁侍菩萨已残,右侧菩萨头残,菩萨头两侧有宝缯垂肩,领饰项圈,披帛由双肩下垂绕手肘落及莲座,上身袒露,下着长裙。值得关注的是,此窟中佛着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同时还保留胸前带饰,这与南响堂石窟不同,内衣结带是褒衣博带佛衣的一大特点,天龙山此类佛装更似由褒衣博带佛装演变而来,这是将原褒衣博带右领襟敷搭至左肘,改为敷搭至右肘,而将原来垂直下垂的左领襟改为斜向腹部右侧下垂。南北朝时期,北方以金铜佛及云冈一期为例,佛衣多为“半披式”袈裟,5世纪末被褒衣博带佛装所统一。这种局面在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后,在此基础上又演绎出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并对隋唐造像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10窟,正壁圆拱龛内为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头残,形体风化严重,东壁龛内为一铺五身像,主尊为交脚弥勒菩萨,头毁,两侧侍立二弟子二菩萨,形象漫漶。西壁龛内也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残损严重,结痂坐。窟顶正中雕八瓣莲花。第16窟正壁圆拱形龛内设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主尊头残,佛着右袒袈裟,衣薄贴体,刻双阴线衣纹,结痂坐,胁侍弟子着敷搭双肩下垂式袈裟。东壁及西壁龛内均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像,主尊结跏趺坐,东壁佛头作螺发,西壁佛头残,佛衣同正壁主尊。
与响堂山不同的是,天龙山东魏时期造像,不及响堂山变化大,秀骨清像式造型、佛衣厚重外展等造像因素均接近龙门和巩县石窟,至北齐造像才发生变化,反映在佛衣上,有敷搭双肩下垂式及右袒式出现,在佛的发式上有螺发出现,此外还有如体态丰圆、薄衣贴体等,这一系列造像因素均为隋唐造像所继承。
天龙山北朝年间在石窟开造之外,还有摩崖大佛的兴建,这就是位于童子寺及开化寺的两身大佛,《北齐书·幼主高恒传》对此有记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室内。又为胡昭仪起大慈寺,未成,改为穆皇后大宝林寺。穷极工巧,运石填泉,劳费亿计,人牛死者,不可胜纪。”《法苑珠林》卷22记载了唐高宗于显庆末年对两尊大佛的尊严和布施:“唐并州城西有山寺,寺名童子,有大像坐高一百七十余尺……显庆末年巡幸并州,共皇后亲到此寺,及幸北谷开化寺,大像高二百尺,礼敬瞻睹,嗟叹希奇,大舍珍宝财物衣服,并诸妃嫔内宫之人,并各捐舍,并敕州官长史窦轨等,令速庄严备饰圣容,并托龛前地,务令宽广。”时两身大佛仍保存完好,今佛像已严重风化崩佚,由开化寺大佛残存的腿部形态看,可知为倚坐佛。北方开造倚坐大佛之风也是兴起于北齐末年。与之类似的还有建于北齐年间的河南浚县大怌山大佛,依山而造,高约27米,佛为螺发,倚坐,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扶膝。此像可辅助对天龙山两尊大佛图像上的认识。
天龙山隋窟造像
天龙山第8窟因存有隋开皇四年(584)纪年碑文,而被视为山西地区隋代造像的标尺,此窟也是天龙山规模最大的石窟。
第8窟为方形单室窟,并于窟外凿有三间仿木构前廊,前廊宽约430厘米,深170厘米,高三百厘米由前部四根圆形石柱支撑。隋代纪年碑就置于前廊东壁,北壁居中开圆拱形石窟门,门外两侧原各有力士一身,今已不存,窟门内设甬道,甬道经方形内门进入主室。
主室三壁各开一龛,中心柱于四壁各开一龛,造像组合均为一铺三身像。窟壁三龛为一佛一弟子一菩萨,中心柱为一佛二弟子。主室三壁龛内主尊均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图87),手残,佛衣为敷搭双肩下垂式,三壁胁侍弟子及菩萨均立于龛外两侧覆莲座上。中心柱一铺三身像均置于龛内,其中南、东、北壁龛内主尊着敷搭双肩下垂式袈裟,西壁主尊着半披式佛衣。
有关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其出现时间与褒衣博带演化式佛衣相近,约在东魏、北齐时期。同期传统意义上的褒衣博带佛衣在北方流行已趋尾声,代之以褒衣博带演化式佛衣和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其中褒衣博带佛衣演化式及流行地前文已述,而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主要流行于山西天龙山、河北响堂山、河北曲阳白石造像及河南安阳诸石窟。隋代所建大住圣石窟也属其以脉,这类佛衣穿着具体表现为:佛内着僧袛支,外披两层袈裟,内层袈裟左领襟向下斜腋进腹部右侧,右领襟下垂至腹部,进而向上敷搭至平抬起的右肘,外层袈裟为半披式。佛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
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向西播及至天水麦积山及敦煌莫高窟,但影响远不及褒衣博带演化式佛衣。麦积山有北周第62窟正壁主尊,莫高窟约至隋代出现,并于唐代广为流行。敷搭双肩下垂式佛衣在雕塑上表现为衣博贴体,突出肉体表现,这一点与褒衣博带演化式造像同步,只是这款佛衣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产生,不见过渡形式,这一现象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