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Product display
佛像铜雕厂工程案例
Case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无量光如来父母双尊是指哪位佛 ... 2024-11-20
毗卢遮那如来父母双尊是指谁? 2024-11-18
度地狱道能仁的来历 2024-11-17
度饿鬼道能仁的来历 2024-11-14
度人道能仁的传说 2024-11-07
度畜生道能仁是指哪位佛菩萨? 2024-11-03
度修罗道能仁的起源 2024-10-31
度天道帝释能仁是指谁? 2024-10-28
大地之母是指哪位神? 2024-10-24
宝生如来父母双尊的来历起源 2024-10-21
发布时间:2019-12-14 10:47
道教妈祖神像
在北方,道书宣称:三元(谓日、月、星)九府(即九天,谓天有九重,每里天为一府,各有天神),一百二十官,一切诸神,都归道教统摄;只要人们能除去邪恶,洗雪心神,积行树功,累德行善,加强修炼,就能白日升天,长生于世。但是人和神仙均有“劫数”,入道者,可以消灾免劫。因此,深得北魏诸帝的信奉。在他们的彯响下,好奇者也多信奉。于是,道教在北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天兴中(398~404),魏道武帝就在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郊)设立“仙人坊”,置仙人博士,封西山以供他们炼丹药。这些仙人博士,都是著名的道士,有的擅长练功,有的擅长炼丹。但仙丹都是骗人的把戏,道武帝、明元帝都是吃了仙人博士炼的五石散病死的。
在鲜卑统治下的北方,道教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进行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和为之服务的“改革”。领导改革的是上谷道士寇谦之。他的新天师道,史称“北天师道”.
寇谦之少年时就喜好神仙之道,信奉天师道后,服食丹药。在家修道多年,毫无成就。后遇成公兴,带他入华山学道。成公兴让寇谦之住在石室中练功,自己出外采药,带回来给寇谦之吃。寇谦之渐渐便不吃也不饥饿。接着,成公兴又带寇谦之到嵩山,居有三重的石室中,让寇谦之居第二重,照旧每天修道;他住第一重,依然每天外出采药。如此一年。一日,他对寇谦之说:"我出去后,当有人送药来你就吃下,不要感到奇怪。”不久,就有人送药来。寇谦之打开看,全是毒虫臭恶之物,大惧而走。成公兴回来后,问他情况如何,寇谦之如实回答。成公兴叹道:“先生成不了仙,只能为政,成为帝师。”不久成公兴死去,寇谦之谨记成公兴的话,专心编造神话,不仅大讲成公兴是仙人,而且说神瑞二年(415),太上老君乘云驾龙,导从百灵、仙人玉女、左右侍卫,来到嵩山,亲封他为“天师”,并赐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叫他依照此经清理道教,除去张陵、张修、张鲁这些伪法,免去道徒的租米钱税,革除其男女合气之术,而以礼度为首,加以服食丹药和闭门练功。他又言称,在泰常八年423)十月,太上老君派遣其孙牧土上师李谱文来到嵩山,封寇谦之为“太真太宝九州真师”、“治鬼师”、治民师”、“天师”,又赐他《天中三真太文录》六十余卷,让他持此书辅佐北方泰平真君。此书中除了利用道教为北魏王朝服务之外,内容包括道教的坛位、礼拜、仪式和道士衣冠等级的规定。他们声称,只要造成静轮天官,便能与真仙交接;只要男女立坛宇,朝夕礼拜,就能免除劫难;只要修身服药,就能长生。内容还包括炼制金丹、云英、八石、玉浆等药诀要。寇谦之宣称两仪(《易系辞上》讲“太极生两仪”)之间有三十六天,中有三十六宫,每官有一主,最高者为无极至尊,次者为大至真尊,接着有天覆地载阴阳真尊和洪正真尊等,佛祖释迦牟尼是三十二天的延宫主。其实,这些道书,都是寇谦之自己编写的。虽属荒诞之言,但对道教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他又招收弟子12人,广为宣传,因此影响才逐渐扩大。始光元年(424),寇谦之亲自到平城奉献其书,并且大吹大擂。开始,魏太武帝并不赏识,只是让他住在故仙人博土张曜寓所里,供给他食物。朝野人士听说了这件事,很多人都心存疑问。只有权臣崔浩独信其言,受其法术,并尊称他为老师。由于崔浩奏说,太武帝才相信起来,派人祭嵩山,并迎接寇谦之的弟子到平城来;诏令全国崇奉“天师”寇谦之,遵行他的道教新法;又为他在平城东南建造天师道场,按新经规制,里面建五层道坛,给道士120人的衣食费用。于是道教便在平城地区兴盛起来,齐肃祈请,六时礼拜,月设厨会,参加者达数干人。从此,在北方,道教也有了专门的建筑。
为了弘扬道教,太武帝改年号为“太平真君”。442年,寇谦之奏请太武帝建造静轮天官。开工之日,太武帝备法驾,旗帜尽青色,亲自到道坛接受符箓。可是功役万计,经年不成。太子晃多次纳谏,太武帝由于崔浩赞成,难违其意,仍旧命令继续修筑。然而直到448年,寇谦之死后依然没有建成。
寇谦之在世时,道教在北方有很大的发展。他死之后,崔浩也因罪被诛杀,道教因此随之衰落。后来,太武帝曾召道士询问炼金丹之事,多数都说可成,只有京兆道士韦文秀比较老实,回答讲:“神道幽昧,变化难测。臣从前受教于先师,曾听过炼金丹,但是我没有炼过。”太武帝令他与尚书崔颐到王屋山炼丹,结果也未成功。后来又招了许多著名道士到平城,并封以各种官爵。然而其中不是骗子,就是只能导引养气者,但仍受到尊重。太和十五年(491)秋,孝文帝以道宇和民宅挤在一起,不符合崇敬神道为由,把道宇迁到平城南郊的桑干河北,仍叫崇虚寺,还确定道士名额为90人,赐给农奴50户,以供给他斋祀之费。后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12公里的 汉魏洛阳故城),沿袭平城做法,也把道坛及崇虛寺建在南郊。坛方百步,高五层。每年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十五日,都举行拜祠之礼,参加者有坛主、道士等100余人。
北魏时,道教名山有王屋山、中条山、终南山、华山、嵩山等在这些地方,仍以石室洞府居多,也有—些道坛。
东魏武定六年(548),官吏认为诸道士平庸而无才术,纷纷奏请要求罢免。丞相高澄从之,乃将其中有道术的道士,如张远游、赵静通等召至邺城,设置道馆供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