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铜雕厂工程案例
Case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南路招财使者陈九公是哪位财神 ...
2025-03-24
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的历史起 ...
2025-03-23
中路武财神赵公明是哪位财神?
2025-03-22
北路财神姚少司的来历及传说
2025-03-21
东路财神萧升是指哪位财神?
2025-03-18
月老月婆的来历传说
2025-03-09
社公社婆的来历及传说故事
2025-03-06
跋难陀龙王的来历典故
2025-03-05
凤姑的来历起源
2025-03-04
难陀龙王的来历起源
2025-03-03
发布时间:2019-12-20 08:02
四大天王
魏文成帝即位,兴安元年(452),下诏恢复佛教。规定:凡人多之处,必建一寺;欲为僧者,只要出于良家,品德良好,不问长幼,准其出家,大州名额为50人,小州名额为40人,边远郡为10人。于是,亡匿的僧人一个个的走了出来,还俗的僧人又重新穿上袈裟,藏在地洞里的佛经、佛像都被挖了出来,往时所毁的佛寺,又逐渐恢复了起来。兴光元年(454),文成帝敕司州官吏于京城有五级塔以上的大寺内,为太祖、太宗、世祖、恭宗(即拓跋晃)和他自己铸造铜雕释迦牟尼立像五尊,各高一丈六尺,共用铜25万斤。在文成帝的带动下,佛教又迅速发展起来。又由于僧尼众多,下诏恢复道人统,统领佛教事务。和平元年(460),改道人统为沙门统,他接受沙门統昙曜的建议,于平城西武州山(今大同市云岗)开凿五个石 窟,雕刻石佛各一座,高者70尺,次者60尺(即今云冈石窟第16~20号),雕饰奇雄,冠于一世;又以平齐俘虏赐予佛寺为“僧祗户(佛寺农奴),每户每年为诸寺纳粟60斛,作为救济饥民之用;又以罪犯及官奴婢为“佛图户”(寺奴),供诸寺洒扫兼种田纳粟。于是,僧祗户、佛图户遍及各州郡、军镇,佛寺的经济力量逐渐强大。
永宁寺,皇兴元年(467)献文帝建造,位于平城城内,规模宏大,装饰华丽,中有一座七层佛塔,高300余尺,基架博敞,当时号称天下第一。
城内的天宫寺,文成帝时重建。献文帝于寺内建造释迦牟尼立像一座,高达43尺,共计用赤金10万斤,黄金(即金)600斤。
建明寺,在城内,魏孝文帝承明元年(476),冯太后为献文帝祈求冥福而建。
思远寺,在平城北50里方山上,系太和元年(477)冯太后为纪念当年道武帝在此立营垒与后燕大战而建。
当时,平城及北魏各州郡军镇,官私竞相建寺作为“福业”,彼此互争高广,追求华丽。因此,佛寺及僧尼的人数发展很快,仅从兴光元年(454)至此的23年间,平城内就有新、旧佛寺100所,僧、尼2000人;四方各州、镇共有佛寺6478所,僧、尼达7725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