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铜雕厂工程案例
Case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南路招财使者陈九公是哪位财神 ...
2025-03-24
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的历史起 ...
2025-03-23
中路武财神赵公明是哪位财神?
2025-03-22
北路财神姚少司的来历及传说
2025-03-21
东路财神萧升是指哪位财神?
2025-03-18
月老月婆的来历传说
2025-03-09
社公社婆的来历及传说故事
2025-03-06
跋难陀龙王的来历典故
2025-03-05
凤姑的来历起源
2025-03-04
难陀龙王的来历起源
2025-03-03
发布时间:2020-01-01 09:32
周武帝灭佛教、道教,毁坏寺庙、道观无数,曾使两教在中国北方陷入绝境。其继承者周宣帝,是历史上有名的荒淫残暴的君主。他恐怕群臣规谏,不得行其志,常遣左右侦察密告,稍有不满或反对,即加其罪。自公卿、后妃以下,都受过责打,每次一百二十大板,谓之天杖;被诛杀、降职、免官的,更不计其数。因此内外上下人人自危,恐惧不安,都想推翻这个罪恶的王朝。于是国丈隋国公杨坚趁入官侍疾的机会,放毒杀了这个暴君。22岁的宣帝还末死,内史郑译就矫诏令杨坚接受遗诏辅政。继位的静帝年幼,于是大权落入杨坚之手。
杨坚为了取代北周王朝,一方面镇压反对者,另一方面为了制造舆论,放松对佛、道二教的限制。在杨坚取代周王朝、建立隋王朝的过程中,那些已经还俗,但仍对佛教虚诚的僧、尼,都拥护杨坚,为他制造“天命”。因此,隋文帝取代北周以后,便以重振佛教为己任,用各种方法在全国提倡佛教。这样,到了开皇中期,佛教及佛寺又在南方和北方恢复了昔日的昌盛局面。据《续高僧传释靖嵩传》记载:在隋文帝統治时期,僧尼达50余万人。隋朝廷还设有僧官,管理全国的僧尼;同时发布禁止毁坏佛像、佛经的法令,保障佛教徒的宗教活动。于是,世俗随风向佛,民间佛书多于儒家六经数十百倍。
隋炀帝杨广是一个野心家,他为了夺取哥哥杨勇的太子位置,早年就凭着他的聪明,弄虚作假,赢得父母的欢心。在为晋王时,他大肆拉拢大臣及左右,为他说好话:特别是极力奉承佛教,请名僧智顷为他斋戒,使僧、尼们为他制造“贵不可言”的舆论.因此,开皇二十年(600)十月,文帝废了太子杨勇,遂立杨广为太子。炀帝即位以后,自称“菩萨戒弟子”,竭力提倡佛教,大力维护寺院的权益且继续大建佛寺。他只是坚持不让佛教势力无限制地扩张,而让僧尼尊敬皇帝而已。
因此,佛教在隋炀帝统治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寺院的数目和僧、尼的人数也较前大大增加。据史书记载,至炀帝未年,全国共有僧、尼236200人,佛寺达3985所,佛塔10余座,泥塑、铸铜佛像有20多万尊。其中,长安地区就有佛寺120所,著名的寺院有:禅定寺,位于永阳坊东,系隋初文帝所建。该寺有木塔一座,高300尺。制作精巧,装饰华丽。大总持寺,在禅定寺西,炀帝大业三年(607)建,实际寺,在长安西南谲水岸。宝庆寺,在长安安仁坊。无漏寺,在长安东南曲江池北。此四寺规模都较大。大兴善寺,在靖善坊,隋文帝建。寺殿崇广,为长安之最,但远比南北朝少。敦煌寺,在长安西北,创建于晋,后毁,隋重建。灵岩寺,在临潼县东南零水口东坡,隋开皇中建。居贤捧日寺,在鄂县(今户县)东南云际山,隋仁寿元年(601)建。这些寺院,直到唐中期犹存。除了官建的寺院外,还有许多私人新建和改建的寺院,一般说来,规模比较小,有的仅大殿一间,僧舍数间,僧(或尼)三五人而已。
隋代的寺院,佛塔进一步减少了,有塔的不过占总寺数的万分之三左右。在建制上与布局上,则继续向着中国院落式的方向发展。在佛像造型与内部装饰上,也日益中国化。僧、尼的宗教生活,与北齐北周基本相同。隋代的僧、尼,与北齐、北周相比,更加着重传教,而在传教中,更多地编造神话迷信。因此,佛教恢复、发展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