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铜雕厂工程案例
Cases
佛像铜雕厂定做价格答疑
Question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法供养品”是用以阐述实践与流通的内容,所以称“法供养”。所谓“法供养”,有自他利二利之说。就自利而言,就是发菩提心,即闻法后,能够如说而行,即理论联系实际,所以要作实相观。念佛要念实相佛,如是即能无怨无悔,自信成佛之事真实不虚,此也称内供养。就利他而言,用所闻佛法,不忍众生苦,随众生根机,方便善巧宣说佛法,使众生去除烦恼发菩提心。此也称外供养。 如果学佛过程中缺少智慧 ...
发布时间:2019-09-03点击量:690
《法供养品》释提桓因发愿护法弘经,如来说供养于法,使大法流传不息,以利当来众生,内得清净身心,外得清净佛土。 此嘱累品中,佛陀嘱咐当来补佛弥勒,要将此法流传下去,阿难为弘法之人,也要将此法结集。如来灭度之后,因大法流通,则未来众生得此大法,即能转染成净,于是转秽土为净土。可见,弥勒与阿难同维摩诘休戚相关。 嘱是咐嘱之意,累是一而再之意。弥勒菩萨为一生补处 ...
发布时间:2019-09-03点击量:555
1.金刚 :指金刚石,以喻坚利之意,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坏。即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若用。 2.般若 :为梵语,华语当译为妙智慧。(比智慧还高的层次) 3.波罗蜜:为梵语,华语译为到彼岸。众生因有我执,故陷於烦恼之苦海。倘能从生死烦恼苦海,渡到不生不灭,清净安乐之地,即为到彼岸,即脱离了苦海。 4.顿悟 :就是一闻法,就知五蕴本空 ...
发布时间:2019-09-03点击量:517
欲了解八卦,必须先了解《周易》。八卦见载于《周易》,《周易》是八卦学说的滥觞。可是,《周易》是一部天书,历来的学者莫不叹其奇! 首先是书名,“周易”的“周”字,有人说是“周匝”“周通”的“周”,有人说是“周族”的“周”,有人说是“周代”的“周”。“周易”的“易”字,有人说是“日月为易”有人说象晰蜴之形,有人说是筮官的官名,有人说取变易之久,有人说是简易、交易、不易之义。&n ...
发布时间:2019-09-03点击量:531
《四十二章经》是现存最早的汉文佛教经籍,由42个短小的佛经组成,故名《四十二章经》。实际上,《四十二章经》并不是一部独立的佛经,而是摄抄小乘佛教基本经典《阿含经》而成的经抄,朴质平实,内容简单,其中诸章之内容,可互见于巴利文及汉文小乘佛典,相当于佛教概论一类的入门书。 关于《四十二章经》的翻译,据说是与佛教初传中国时的“汉明帝感梦求法”的故事直接相关的。根据汤用彤先生的研究,南朝以前记 ...
发布时间:2019-09-03点击量:567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常常原谅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苍的原谅。 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 ...
发布时间:2019-09-03点击量:530
袈裟的含义:袈裟在一般人心中的印象便是佛教出家人所穿的衣服。然而,袈裟的意义绝非仅止于此:它是为求解脱之人所穿法服,因而有着「善哉解脱服」之称;它更有着自利、利他的种种功德,所以也叫做福田衣。袈裟上的条纹有如田地一般,正是其代表「福田」的象征──田地有生长的意义,代表了佛法的利己利人、种种功德的相互滋长。根据《四分律》的记载,佛陀曾经告诉阿难:「过去诸佛着如是衣,得成佛道;未来诸佛亦当着如是衣,得 ...
发布时间:2019-09-02点击量:1124
每当我们走进佛教寺院,最早看到的,便是那个笑脸相迎、袒胸露腹的弥勒佛。在中国民间中,弥勒佛是人们喜闻乐见、虔诚信仰的佛菩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不仅不像其他佛菩萨那样庄严神圣、华美高贵,反而不修边幅,活脱脱就是一个平常人的模样。比释迦牟尼佛资格要老得多。但他因喜好交游,爱吃穿,而重视慧学。勇猛精进,不如释迦,结果是后来居上了。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里,释迦回忆说:‘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 ...
发布时间:2019-09-02点击量: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