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Product display
佛像铜雕厂工程案例
Case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无量光如来父母双尊是指哪位佛 ... 2024-11-20
毗卢遮那如来父母双尊是指谁? 2024-11-18
度地狱道能仁的来历 2024-11-17
度饿鬼道能仁的来历 2024-11-14
度人道能仁的传说 2024-11-07
度畜生道能仁是指哪位佛菩萨? 2024-11-03
度修罗道能仁的起源 2024-10-31
度天道帝释能仁是指谁? 2024-10-28
大地之母是指哪位神? 2024-10-24
宝生如来父母双尊的来历起源 2024-10-21
发布时间:2020-02-16 08:28
道教神像之三清
道教神像之太上老君
隋文帝是以阴谋篡位的,因此很怕大臣步他的后尘。隋炀帝信佛、道和迷信,冤枉废黜和杀掉了一些人。隋文帝有次梦见洪水淹没都城,意甚恶之,故迁都大兴(今西安市)。后来方士安伽陀说李氏当为天子,要他将国内所有姓李的人杀掉。郕公李浑从水,其侄李敏小名洪儿,文帝疑其应梦,于是派人暗中监视。至大业十一年(615),有人告李浑谋反,隋炀帝于是把李浑、李敏及其近宗32人都杀掉了。唐公李渊是周“八柱国”之一的李虎之子,与隋文帝是好友,又是亲戚,所以当时没有受到怀疑。隋炀帝曾多次想诛杀李渊,虽先后拜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和太原留守,但给的兵很少。其实李渊很平庸,又好酒色。至大业十三年(617),天下已经大乱,李渊仍不敢动。后来由于裴寂以晋阳宫宫女私侍李渊,李渊又防御突厥失利,隋炀帝派人捉拿他到江都问罪,他才在次子李世民的怂恿下起兵,但旗号仍是打着保卫隋都长安的“义兵”。攻克长安后,不敢自立,乃立代王杨侑为帝。及炀帝被弑于江都,才废杨侑,自立为唐帝。
当时农民军蜂起,军阀纷纷割据,唐的力量很弱小,于是一面大力扩军,一面借重宗教,为他制造“天命”舆论。早在李渊太原起兵之前,茅山道士王远知就向他密告符命,暗示他将代隋而统一天下。李渊起兵打到关中后,又得到道教楼观派首领歧晖的大力帮助,从此与道教结下了缘分。称帝以后,他认为直接同太上老君攀亲,对自己统一天下,保持国运长久更为有利。于是,编造一个又一个的神话故事,说他是太上老君李耳的后裔,被受命来统治天下。其后诸帝都奉信其说。
唐太宗李世民不信神,贞观元年(627)十二月,他对侍臣说:“神仙事本虚妄,空有其名。”但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不仅认为自己是太上老君的后裔,而且对道教相当优待。
唐高宗李治也不信神,曾说:“自古安有神仙!秦始皇、汉武帝求之,疲弊生民,卒无所成。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生?”(《资治通鉴》卷二百《唐纪》十六)可是,在乾封元年(666),他追尊太上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将其神像搬入皇家祖庙。道教因此平步青云,得以迅速发展。
唐玄宗笃信道教,简直把太上老君捧上了天。在他的统治时期,道教几乎成了国教。他不仅大度道士、女冠,广建道教宫、观,塑造天尊及诸神像,尊礼道士,大封著名道士官爵,而且把老子的《道德经》列为众经书之首,明令科举时要加试。他又进一步推崇太上老君,尊其号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等,而自己先后加号为“开元神武皇帝”、“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开元天地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同时,给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帝均加号“大圣皇帝”,给太穆、文德、则天、和思、昭成五皇后亦加“顺圣皇后”尊号,并将他(她)们的塑像搬入道宫之内,以备道俗朝夕顶礼膜拜。他下令各州地方官建玄元皇帝庙(后改为“太清宫”);又立崇玄学(后改为“崇玄馆”),招收学员,学习《道德经》、《庄子》、《列子》、《文子》等书,每年按明经例考试。
玄宗在位期间,是唐代道教发展的高峰期。当时不仅各州及五岳均建有太清宫和道观,而且在皇宫内也建有长生殿(亦名“集灵台”),以祀天神。在长安城内的崇玄馆,设大学士一名,由宰相兼任,其职责是统领两京的玄元馆和道教宫、观的宗教事务;各州的道教宫、观,则由当地的长官或节度使兼领。可见,玄宗对道教的重视到了何种程度。
随着道教的社会地位提高和大发展,道宫、道观的数目激剧增加,道士和女冠的人数也成倍增长。在唐代前期,公私新建和改建的道宫、道观很多。据《唐会要》卷五十《观》篇记载,在西京长安著名的宫、观有:太清宫、龙兴观、昊天观、东明观、弘道观、太清观、兴龙观、景龙观、福唐观、金仙观、玉真观、仪坤观、都玄观、安国观、玄都观、三洞观、清虚观、天长观、崇真观、兴唐观、昭成观、九华观、玉芝观、新昌观、华封观、玄真观、福祥观和奉天宫等。这些宫、观,或由朝廷兴筑,或由王府、公主故宅、大臣故宅改建,规模都很宏大,建筑多为宫殿式。在东京,著名的宫、观有太微宫(本玄元皇帝庙)。在登封县嵩山,有隆唐观、嵩阳观(以北魏所建嵩阳寺改)、太乙观。规模也很大。除太微宫为宫殿式外,其余略同于佛寺。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五岳,各有真君祠,各州都建有紫极宫,以及大、小道观。这些宫、观规模都比较少。高宗弘道元年(683),规定上州官府建观3座,中州2座,下州1座,至玄宗,道观建筑基本没有限制。著名丰都“鬼城”的第一座道观——仙都观,也在这时修建。据《唐六典·祠部》统计,当时全国共有宫、观1687所。
当时不仅有道士的道宫、道观,而且有女冠的道观,如西京的太平观、太清观、金仙观、玉真观、都玄观、安国观、昭成观、新昌观、华封观,都是女冠观;而奉天宫(在河南府登封县城道士观)、金阙亭(在长安女冠观),是专门度皇族和皇宫后妃宫女的。
安史之乱时,许多道教宫、观毁于战火,道士、女冠或死或散,数量大减,道教一度走向衰落。往年道观周围禁百姓砍柴、打猎的诏令,已经无人遵行,一些道教的洞天福地(神山)被民众侵占,妄称祖业。安史之乱以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阶级矛盾仍很突出,而且经常发生战争,朝廷更加需要宗教麻醉以安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因此,中唐、晚唐诸帝都继续奉行前期的宗教政策。他们修复著名的宫、观,还为著名的道士修建新的道观,新度道士、女冠,并给道教首领封爵赠官,铸印置吏,召他们供奉宫廷,赏赐大量的钱财,重新发布各种崇信道教的诏令。因此,道教很快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唐敬宗在诸帝中最敬重道教。每年正月,他都要往太清宫祭祀玄元皇帝,并派人到江南访求著名道士和异人,以求帮助安定社会和学习长生之术。唐武宗更是热衷于道教,即位不久,便召道士赵归真等81人入禁中,并修建全箓道场,亲受法箓。为了修道成仙,他拜赵归真为师,尊宠道士刘玄靖、邓元起等;会昌元年(841)造灵符圣院于龙首池;三年(843)又筑望仙观于宫城中;五年(845)在长安南郊建造望仙台。这时佛教势力强大,赵、刘、邓等很嫉妒,合力排毁,唆使武宗下诏废佛毁寺。佛教被废,道教独盛。可是好景不长,次年三月,武宗因服食金丹,药毒大发而死。唐宣宗即位,诛归真、玄靖、元起等12人,重新恢复佛教与寺院。在宣宗、懿宗时期,世人厌恶道教,朝廷又采取冷漠态度,道教因此走向衰落。直到王仙芝、黄巢领导农民大起义后,唐僖宗才又重用道教,祈求诸神“为国除奸”,以挽救唐朝的灭亡。他逃到成都后,不断向道士们征询镇压农民军的策略。元中观的道士对此特别卖力,他们伪造“太上平中和灾”的古字祯符,为官军打气。僖宗亲自到该观进行奖励,并赐其观名为“青羊宫”,拨款修缮其宇,帮助赎回田200亩。
黄巢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僖宗下诏,令全国修缮紫极宫和被战争破坏的道观。有些道士到处搜罗遗经亡书,企图复兴道教,可是,随着唐朝的迅速崩溃瓦解,他们的企图未能实现。
中、晚唐时期,由于藩镇割据和经常战争,公私俱困,因此新建的宫、观很少。肃宗只在至德三年(758)修建过一个太一神坛,德宗也只在贞元三年(787)于大明宫北兴建了一个玄英观,宪宗仅建了一个应昌观,武宗修建得较多,也不过是灵符应圣院、望仙观、望仙台三个。总之,在整个唐代中、后期,宫、观数目都远比前期少,规模也没有前期的大,在模式上也没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