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铜雕厂工程案例
Case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南路招财使者陈九公是哪位财神 ...
2025-03-24
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的历史起 ...
2025-03-23
中路武财神赵公明是哪位财神?
2025-03-22
北路财神姚少司的来历及传说
2025-03-21
东路财神萧升是指哪位财神?
2025-03-18
月老月婆的来历传说
2025-03-09
社公社婆的来历及传说故事
2025-03-06
跋难陀龙王的来历典故
2025-03-05
凤姑的来历起源
2025-03-04
难陀龙王的来历起源
2025-03-03
发布时间:2019-08-23 10:14
佛像的姿态有哪些?
佛像的姿势有行、住、坐、卧四种姿势,称为“四威仪”,常见的体态大致可以分为坐像、立像、卧像。
跏趺坐--释迦牟尼铜雕彩绘佛像
坐像
坐姿的讲究最多,在使用上也有区别。例如佛造像有立、坐两种,但坐姿只能采用“全跏坐”,不能采用“半跏坐”,和一定的手印相配合,便有“禅定像”、“说法像”等单尊造像的形式。
跏趺坐:简称“跏趺”。“趺”指足背,是两足交叉置于左右大腿上而坐,足心向上。
跏趺坐即是佛修行时坐法,又可分两件:一是“全跏坐”,二是“半跏坐”
全跏坐:即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而坐,俗称“双盘”。
由于两足交叉时,有哪只脚先压的区别,所以双盘又有“降魔坐”、“吉祥坐”两种:
“降魔坐”是先右足压左股,后以以左足压右股,禅宗僧人多采用这种坐法。造像时,佛采用的坐势。
“吉祥坐”是先以左足压左股,后以右足压左股,两足掌心仰于二股之上,密宗亦称“莲花坐”。造像时,佛采用的坐势。
半跏坐:是仅以一足压在另一股上,俗称“单盘”,无论是将左足压右股上,还是将右足压在左股之上,都是“半跏坐”,密宗称之为“吉祥坐”,也是僧人的坐法。造像时,佛不采用这种坐姿。只用于菩萨像。
半跏坐--铜雕地藏王菩萨彩绘
倚坐:又叫善跏趺坐,是身体端坐在座位上,让两条小腿自然下垂的坐势。早期交脚弥勒像,就是倚坐时,让两条小腿交叉。
倚坐,交脚弥勒菩萨
半跏趺倚坐:是身体端坐在座位上,左小腿放下,右小腿结半跏趺坐。用于思惟菩萨像。
立像
源于释迦佛游行说法的姿势。相传释迦佛成道后,在西北印度各地游行说法四十多所,所以佛的立像多为一脚向前略伸,表示步行的样子,一般称之为行径像。常见的立像是旃檀佛像,还有一种双脚并立于莲花台上,双手作接引状的立像,即是阿弥陀佛像,表示接引众生往西方极乐世界。
铜佛像西方三圣贴金
立像
在尊像旁,有一种站立合掌的菩萨或弟子的像,一般叫会侍立像。此外,各种护法天神的像多为立像。左右展立:即以站立姿势,右腿屈膝,左腿外伸,称庄展立,反之为右展立。大威德金刚即采用左展立。舞立:站立如独脚舞,左腿屈而右腿独立,也叫丁字立,反之也可,总是以一脚着地,金刚亥母、狮母佛母等均是舞立姿态。跪立:一腿跪在台座上,另一腿屈曲而立,介于坐立之间,不动明王常采取这种姿势。
卧像
只有释迦佛的一种。卧像一般表示释迦佛在住世多年,最后去世涅槃时的情况。其姿势大多为右胁而卧,以右手支颐,左手伸长于身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