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Product display
佛像铜雕厂工程案例
Case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大笑金刚明王是指谁?大笑金刚 ... 2025-01-16
乌枢沙摩明王是哪位明王? 2025-01-15
大轮明王是哪位明王? 2025-01-14
爱染明王是指哪位明王? 2025-01-12
孔雀明王是指哪位明王? 2025-01-11
甘露军茶利明王父母双尊的来历 ... 2024-12-15
不空成就如来父母双尊是指哪位 ... 2024-11-25
无量光如来父母双尊是指哪位佛 ... 2024-11-20
毗卢遮那如来父母双尊是指谁? 2024-11-18
度地狱道能仁的来历 2024-11-17
发布时间:2019-08-23 15:37
一、弥勒菩萨:包容、欢喜
我们一进天王殿,第一个见到的,就是正当中供奉的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塑造的是布袋和尚的形象;他代表什么意思呢?布袋和尚肚皮很大,满面笑容,他所代表的 意义就是什么资格才可以入佛门:第一要有肚量,要能包容;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弥勒菩萨要教我们的就是「放下慾望,知足常乐」,并且学习大地:「厚德栽 物,雅量容人」的功夫。第二要慈悲,要以欢喜心接待一切众生。所以弥勒菩萨代表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悦相。我们以清净平等的心对待一切众生,以满面笑容 接待一切大众,这才是入佛门必备的条件。所以他是教学,而不可以把他当作神明来祭祀,那就错误了,你一定要懂得其真正的含意。你明了之后,才会对于佛家教 育佩服到五体投地,不能不称赞,这真是具足了大智慧,圆满的设施。明了他对我们的教育意义,这就是拜菩萨了。
二、地藏菩萨:孝顺、恭敬
地藏菩萨所表示的是孝亲尊师,所以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佛门的《孝经》,我们从这个地方学起。无论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门,都是从孝亲尊师做起。然后把孝亲尊师扩大,能够孝顺、恭敬一切众生,这就是拜菩萨了。
《地藏菩萨本愿经》内容是释迦牟尼佛讲述地藏菩萨以孝敬为根本所发的弘愿。中国有句话「百善孝为先」,唯有孝敬才能开发我们自性无尽的宝藏。「净业三福」 亦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列为第一,因为「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乃是做人的大根大本,也是人之善良本性的流露。孝敬做到究竟圆满,是超越时空,无始无 终,是尽虚空遍法界,只有诸佛如来才可达到的境界,我们若能以「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的心,来看待每一位眾生,并将孝敬做到究竟圆满,就是成 佛了。
三、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
观音菩萨表示大慈大悲,慈是使他人快乐,悲是帮助他人解脱烦恼和痛苦。慈悲一切、怜悯一切、救护一切众生,就是大慈大悲。拜菩萨,就是以菩萨为榜样,长养 自己的慈悲心,利益他人,造福社会。因为,害人就是害己,助人就是助己,利人自然有益自己,爱护他人,才是真爱自己。
慈悲就是要为别人带来快乐,解决眾生的烦恼痛苦,菩萨教化眾生是完全出自内心的爱护,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我们若能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并且了解所有眾生与自己是一体,进一步帮助眾生离苦得乐,就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了。
四、文殊菩萨:智慧、善巧
文殊师利菩萨,代表的是大智慧,圆满的智慧,绝对不是迷惑颠倒,感情用事。佛门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但是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 个话对照起来看好像非常矛盾!其实它有道理的,因为,慈悲、方便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溺爱。感情用事,不思后 果,那就是祸害。如果是以智慧为基础,慈悲、方便才能恰到好处,才能善巧,才能自利利他,那是真实的功德。因此,拜菩萨,就是学习开发自己的智慧,为人处 世,善巧方便,得当适宜。
所以「文殊菩萨」所代表的教学科目,就是教导我们日常生活的智慧,使我们了解:「心随境转则苦,境随心转则乐」,要做到「境智相应」;祛除妄想、执著、分 别之心,达到「但自无心於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的境界,虽面对宇宙万象,心却是如如不动的。培养「不是别人使我们烦恼痛苦,而是自己的修养不够」、「改 变不了别人,就从改变自己做起」的生活信念,凡事学习看顺眼,不与人计较、起衝突或结恶缘,不让瞋念起现行,破坏自己的功德。更进一步让自己精进,学习以 较高或较广的观点处理事情,也就是破除「我执」,当执著一分一分减少,快乐自在就会一分一分增加。
五、普贤菩萨:应用、实践
普贤菩萨代表实践,把孝敬、慈悲、智慧,应用、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穿衣吃饭、学习工作、待人接物,能够把孝敬、慈悲、智慧,应用、落实在其中,这叫做普贤菩萨。拜菩萨,就是学习知行合一、解行相应。
「普贤法门」是代表实践圆满的法门,华严经说: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吾人须瞭解:「说一丈,不如行一尺」、「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亦即「实 践」才是成就究竟圆满智慧的法门,也就是将孝敬、慈悲、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早到晚,对人、对事、对物,都能够依照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的精神去实践,方能达到佛教教学的最高目标。
五大菩萨-地藏
五大菩萨-弥勒
五大菩萨-文殊
这是我们修学佛法的四个大科目--孝敬、慈悲、智慧、实践。诸位想想,佛教里哪来的迷信?真正是叫我们破迷开悟啊!然后才能离苦得乐。
苦从哪里来的?从迷来的。乐从哪里来的?从悟来的。
觉悟就乐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统统清楚,统统明了,自然就快乐了。你能够掌握这个现实,你能够自在地运用这个现实,支配这个现实,而不是被环境所支 配。被环境支配,这个人很痛苦啊!自己有能力支配环境,支配自己生活,样样作得了主宰,他怎么不幸福,怎么不快乐呢?关键就在迷、悟啊!这些菩萨代表修学 的纲领,都是叫我们真正地认识佛法,落实在生活中,使我们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