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

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是福建莆田专业铜雕佛像厂,以生产佛像为主(包括生漆脱胎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彩绘佛像等)及寺院配套产品.

寒山拾得,隐介藏形

寒山拾得,隐介藏形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拾得问对录》

  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即是玄奘大师从印度回国,途中经过于阗的时候 ,有三个佛菩萨来应化人间,一个是寒山子,一个是拾得,一个是丰干禅师,他们三人都隐居在天台山上的国清寺。

  寒山子原本居住在寒岩,时常到国清寺去,国清寺里有个僧人叫拾得,与他是最要好的朋友。拾得在寺院的斋堂担任行堂,专门打理开饭、擦桌子和洗碗筷的工作,时常把僧众吃剩的粥、饭、菜滓,收入一个竹筒里,等到寒山子一来,便把竹筒交给他,让他扛回去。

  寒山子常年穿着一件破布衫,面容枯槁憔悴,头上戴着桦皮冠,脚下拖着一双大木屐。他的举止疯癫,行踪不定,经常在寺院的长廊里晃来晃去,不时地大叫:“快活呀!快活呀!”有时手指着虚空,没头没脑地乱骂。寺里的人有些讨厌他,有人甚到拿起手杖追打他,寒山子一边闪躲人,一边拍手大笑。

 有个闾丘胤的大官,奉了皇帝的御旨要去台州做刺史。临行时,忽然患了头风病,疼得呼天抢地,请了好多医生都无计可施。应当是他命中有救,有个叫丰干的云游僧人从国清寺来到他的府第,声称自己善于治疗此种疾病。闾丘胤急忙请他医治,只见丰干禅师拿起一杯清水,既不画符,也不念咒,只是含了一口清水,出其不意地向闾丘胤迎头喷去,闾丘胤的头风病就好了。闾丘胤急忙伏地拜谢说:“禅师,您真是天台山上的圣贤僧啊!”丰干说:“我这点本领算不得什么,有两位真正的大德,你却没有发现。”闾丘胤急忙问到:“请大师明示。”丰干说:“假如你看见了他,你又不认识,等到你认识了他,他就不见你了。但是你若是真正要见他的话,就不能以貌取人,正所谓:‘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我还是告诉你吧,寒山子就是文殊,拾得就是普贤,他们遁迹于国清寺,外表看起来却像个贫子。”丰干说完,便辞别而去。闾丘胤也立即启程,没有几天光景便到达台州。他到任后的第三日,就前往国清寺拜访,向寺里的僧人询问说:“这里是不是有个丰干禅师?寒山子和拾得在吗?”住持道翘说:“有的,有的,我带你去吧!”于是带着闾丘刺史走到丰干的禅院,院子里空无一人,只见四周布满了老虎的脚印。道翘说:“这个院子的前面是藏经楼,晚上没人敢到这里来,这里常常有老虎出没。”闾丘刺史问:“丰干禅师在这里做些什么?”道翘说:“平日,丰干禅师白天只是舂谷子,煮粥供众;到了晚上,他整夜诵经或是唱歌。有一次,他骑着一只老虎直入庙门,吓得寺里的人全都躲避起来。他骑在虎背上,怡然自得,一路行一路唱歌。”闾丘刺史听了,不住地点头叹息。二人经过厨房,碰到寒山子和拾得正在火炉边烧火。他们一边烧火一边放声大笑。闾丘刺史恭敬地走上前去,叩头礼拜,主持大为惊奇,拉住闾丘刺史的袖子说:“大人啊!为什么要向疯子叩头呢?”话音刚落,寒山子便大声喝道:“丰干是弥陀,你不识,拜我们做什么?”拾得笑着说:“丰干多嘴!丰干多嘴!”说时迟那时快,他们便一溜烟地跑到了寒岩,闾丘刺史在后面紧追不放。最后,发现他们竟然钻进了石缝,转眼间,那道石缝合在了一起。从此,寒山子和拾得再也没有回到国清寺。

  回过头来说丰干禅师,他长得胖胖的,有七尺多高,身上只穿着一件布袍。

  头发不是用剃刀剃,而是直接用剪刀剪;额上的头发垂下来,与眼眉齐平,相貌显得十分古怪。有人向他请教佛法,他只说:“随时,随时。”一天,丰干禅师在赤城路边听到有个小孩在啼哭,他循着哭声去找,发现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孩子。丰干禅师起初以为是牧牛人忘记带走他,经过一番调查,才知道是个无家可归、来历不明的孤儿。丰干禅师把小子带回国清寺,交给典座僧收养,取名“拾得”。过了几年,拾得渐渐长大了,寺里有个僧人叫灵熠,请求住持僧派拾得管理食堂的香灯。有一次,拾得的傻气发作了,登上高座,跟佛菩萨像对盘而食,嘴里还嚷着说:“你这个小果声闻,没出息!”他当时视若无人,还拿起筷子哈哈大笑,寺里的人看到他如此荒唐,就要将他赶走。灵熠又向住持僧讨个人情,改派他去厨房洗碗筷,故此他与寒山子便有了粥饭因缘。国清寺里有一间护伽蓝神庙,当人们入厨做工的时候,食物往往被乌鸦们啄走,还留下东一堆西一堆的鸟粪,弄得一塌糊涂。拾得见了竖起眉头,拿起手杖,狠狠地打了神像几下,嘴里大声骂道:“你连食物都不能保护,还护什么法?”这一晚,全寺的僧人都梦见护伽蓝神向他们诉苦:“拾得打我!拾得打我!”到了第二天,大家谈论起来,才知道人人都做了相同的梦,全寺的僧人莫不惊奇,这才了解拾得不是一个凡人。

  有一次,拾得去田庄牧牛,他骑上牛背悠闲地唱着歌,突然发现寺里的人正在举行布萨礼,于是就把牛群赶到僧人聚集的堂前。他靠着门边,拍掌大笑,嘴里嚷道:“做了和尚就应该认真修行,那些死去的僧人,食了寺门的千家饭,反而不肯修行,悠悠忽忽地浪费日子,他们对不起寺门,也对不起施主。如今死后投胎做牛,还要为寺门服劳役,这不是现眼报吗?首座和尚指着拾得骂道:“你这个疯子, 怎得大声喧哗,捣乱我们的布萨礼呢?”拾得说:“那么,我不放牛了!这一群牛大多都是寺里的应赴僧。”他说完,接连叫出亡僧的法号每叫出一个僧名,就有一头牛“哞”的一声答应下来。大家十分震惊,发


cache
Processed in 0.005721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