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广如空,利益一切,离一切相,度一切故,如彼金刚遍满一切,故《对法论》云:「譬如金刚遍一切处,金刚轮等,遍世界故。」——《对法轮》
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学术界如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各家学说,虽然隐隐之间含有佛教思想,但是还没有显著的迹像。到了秦始皇即位四年,西方国家才正式有僧伽释利防等十八人,携带佛经到中国的咸阳宫来。那时秦始皇正是少见多怪,看到他们的相貌不同、服装不同,以及行为上的种种差异,便把释利防等人囚禁起来。其实以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余威,囚禁十多个僧伽又有什么稀奇?不料得当天晚上,就有个一丈六尺高的金刚神,打破牢狱,把所有僧伽都放出去了;秦始皇大惊失色,只有向他们叩头礼拜,以厚礼送出国境。虽然当时还不知道佛、法、僧的名字,但秦始皇的大名从此就传到西域诸国去了。
若是按照西历计算,释利防到达中国的时候,应该是公元前243年,而印度的阿育王在公元前246就已派遣过僧伽一千多名,携带佛经,分往各地去传法;派到国外去的,东至缅甸、西至大夏、南至锡兰、北至东亚细亚。在那个时期,释利防等十八人极有可能就是阿育王派来的吧!
可是释利防等人,何以又会先到咸阳宫来呢?因为从印度的迦摩缕波国向东行,只需两个月的路程就可以到达四川,再从四川到咸阳———即是今日之西安,这一条路线是唐玄奘在印度时打听得来的。再查昔日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也曾经过流沙、沮沫、以及毗玛城,其路线也是从四川出发。以老子之风烛残年,不愿安居于中国,竟要长途跋涉西往印度,有人说老子是西域人,俗语说“落叶归根”,老年人往往会思念故乡;结果他走到毗玛城,就在那里归天。那一条路线崎岖难行,日子久了,不免荆棘满途,后来便不再有人在这条路线上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