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青技法是起源较早的竹雕技法之一,唐代便初露端倪,现藏于日本正仓院的唐代尺八就是留青雕刻作品。到了明代发展成熟,其代表人物是明末人士张希黄。
他使留青技法更大地拓展了竹雕的表现力,正如李葆恂《旧学庵笔记》中对他作品的评价:“往予在海王村荒滩上,以五百钱得张希黄所制竹秘阁一事,竹作平面,隐起山水楼阁,工细绝化,似小李将军图画。主峰突起,棱赠山则,欲插霄汉,而云气断之,穹不见顶,下不见麓。云势或浓或淡,缥缈卷舒,如置身黄山始信峰上观云海也。下作水村,渔庄蟹舍,映带垂阳丛炎中,或明或暗,似有夕阳蔽亏其间。间以渔家晚饭,炊烟缕起,临水草树,亦模糊灭没,若有若无,又俨然赵大年小景也。其余点缀人物,并生动有致,界画楼台,亦精丽可喜,悉不记以其为竹人所共能也。凡云气、夕阳、炊烟,皆就竹皮质色为之。妙造自然,不类刻画,亦奇玩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