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通篇者贯穿着“变”的观念。实际上,八卦的卜筮专讲变化,“十有八变而成卦”,成卦后又根据变卦规则变为另一卦,第一次所卜的卦称为“本卦”,经变化而成的卦为“之卦”,每算一卦,都有本卦和之卦之分,没有这种变化,卜筮者根本就无法说明事件发生的情况。同时,从卦、爻辞的内容看,也大讲变、动的概念,如“变通”,“变动”,“化”,“化生”等,共出现45次之多,“动”的概念也出现了24次。可见,八卦极推崇变化观念,就连八卦的书名《周易》,易字就是变化之意,它本来就有易简、变易和不易三种含义,表明八卦是在变中见静,在动中见常。
八卦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着。“在天成象,地地成形,变化见矣。”是说天上日月星辰的明晦盈亏,地上山河草木的沧桑变迁,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社会人事也莫不如此。“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道有变化。”
那么。事物是怎样变化的呢?八卦针对不同事物和情况,作了形象的、多方面的表述和解答。生,可以说是最典型的表现,“生生之谓易”,“生生”就是生而又生,不断新陈代谢。“日新之谓盛德”,“化而裁之谓之变”,化裁就是化成其他事物。“一阖一辟谓之变”,阖是“闭藏万物”,辟是“吐生万物”,一阖一辟,万物藏而后生,生而后藏,不断生藏,这就叫做变。
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这体现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八卦的变化观,比较深入地涉及这一问题。
首先,它对宇宙万物变化是否具有规律性,作了明确、肯定的回答。它说:“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明之道,贞是者也,天地之动,贞夫一者也。”这里的“道”和“一”指明的就是规律,“贞”就是正。它不仅说明有天地之道,日明之道,而且认为,宇宙间的一切变化都正于“一”的,也就是说,事物终归都要受规律支配。
其次,八卦认为规律的存在是普遍的、客观的。“《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幽明之故。”在它看来,道是普遍存在于天、地、人之间的,是客观的,这种规律只能由“圣人”观察天地万物探究发展始终而总结出来,“弥纶”的天地之道,正是客观规律在“圣人”意识里的反映。实际上,八卦自始至终的论述,都是“圣人”所揭示的天、地、人的秘密,或者说规律,“圣人”们正是用这种已揭示的规律去预卜人类的吉凶。
那么,八卦揭示了事物怎样的变化规律呢?这说起来就极其复杂了,因为从天到地,从地到人,秘密何其多也。但是八卦总结了一条最根本的规律,这就是“一阴一阳谓之道”。一阴一阳,对立统一,许许多多的事物都是由这一阴一阳的变化所产生。所以,抓住这个最根本的规律,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就是八卦的基本思路。
至于变化的具体规则,西方易学家曾根据八卦论述的思想,归纳为七种实用原理。
变易是顺应自然的变动,不是人为的乱变。
一切动态都是周而复始的,不因自然变化而有所改变。
万物都在变迁,但六亲的地位和关系是变易中的不变部分。
变易的常规是人性被信任的基本准则。
变动是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
变易有其一定的轨道或常规。
变易要顺乎天理,即顺水推舟,切切不可逆天理而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