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箔的制作工艺一般要经过十二个程序。分别是:黄金配比、化金条、拍叶、
做捻子、落金开子、沾金捻子、打金开子、装开子、炕坑、打了细、出具、切金箔.
1.黄金配比:从金库中取出原料黄金,根据产品品种特殊要求进行配比,并
加入定量比例的银、铜元素,使其符合需要的含金量。
2.化金条:将配比好的黄金放入坩埚通过高温熔化成金水,使掺入的微量银
铜元素均匀进入其中,渣滓析出,将金水倒入度量铁槽内冷却,
使其成为金条。
3.拍叶:将厚金条通过人工捶打成薄金带后,裁剪成薄如纸张的金叶子。
4.做捻子:将金叶子用竹制小条刀裁剪成1厘米见方的小金叶子,这种大小的
金叶称为金捻子。
5.落金开子:将10公分见方乌金纸放入恒温箱进行加热,为下一道工序装上
金捻子后能使黄金快速延伸。
6.沾金捻子:将金捻子分别用指尖沾着放入10公分见方的乌金纸包内,两张
乌金纸夹一枚金捻子,总共2048层,要求所有的金捻子放入乌
金纸中心。
7. 打金开子:将包有金捻子的乌金纸包放置打箔机上旋转捶打,使已薄如纸
样的金捻子打得更薄更开。
8.装开子:已在10公分见方的乌金纸包内被打开的金捻子叫“金开子”,需
要继续捶打成箔,将“金开子”小心翼翼地用鹅毛趁口风挑起放
入20公分见方的乌金纸包内(俗称家生),此道工序叫装开子。
9.炕炕:将装好的“开子”放入电炉内经过恒温控制,保证其不受自然空间
温度湿度影响。
10.打了细:将“家生”包继续放置于打箔机旋转捶打,直至不能再薄再细的
程度,这种打发行话称“打了细”。此时,薄如蝉翼、柔似绸缎
轻若鸿毛的金箔便打成了。因此,这道工序一般统称为打箔,为
关键工序。
11.出具:将乌金纸包内的金箔再用鹅毛口风挑入柔软细纹的茅台纸内,称出
具。
12.切金箔:将金箔用竹刀切割成规则的形状称为切箔。切箔技术要求很高,
艺人们要练一年加半载的功夫,练就了口风成线成点的本领,达
到三根点燃的蜡烛,吹灭中间一根,两边闻风不动的程度才能上
岗工作。
13.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