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德妙法尊者,五百罗汉第329尊,三国时期的名僧,法号康僧会,康居国(巴尔喀什湖与成海之间)人。德谓德行或功德,妙法谓佛法。德妙法意谓德行增长,功德圆满,妙尘可得。他祖居印度,后来跟随父亲航海贸易,移居交趾(今越南中、北部)。
尊者很小就失去了父母,长大后他出家为僧,刻苦学习佛法,获得了很高成就。他精通三藏六经佛典,对天文谶纬占.卜等也很有研究,尤其擅长著述,文才斐然。
为了传播佛法,他于赤乌十年(247年)来到东吴都城建业。吴主孙权向来喜欢道术,而轻视佛教,但在与康僧会交谈后,他深受启发,认识到佛法的精妙非同凡常。于是开始在江东兴建寺庙,并邀请康僧会到寺中翻译经文,讲授佛法。
康僧会在寺中生活的数年时间里,先后译出<六度集经》、《杂譬喻经》两部佛经,另外又注释了《安般守意经》、《法镜经》、《道树经》等佛经。通过与当地僧人的交流,他还初步将梵语介绍到中国。
康僧会于晋太康元年(280年)圆寂。他是早期较为系统地在中国传播佛法的著名僧人,在传播佛法的同时,他也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