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抄法尊者简介
护抄法尊者,唐代高僧,又称无名法师,祖籍渤海(今山东阳信),俗姓高,生于玄宗开元十年(722年)。他博通典籍,精通修禅,是曹洞宗第八世传人。后被收录进五百罗汉里。
护抄法尊者的由来
护抄法尊者,能文善诗,在文坛小有名气,虽然才华出众,可是他对博取功名却毫无兴趣,唯独爱好佛法,一心想求证菩提大道。二十八岁那年,他来到洛阳同德寺出家,潜心探求佛学的戒律经典。后来因为仰慕曹洞宗七世祖神会的禅学,他又特意前往荷泽寺求教。由于他悟性通透,善于领会,很快掌握了禅法的精妙义理,并成为神会的衣钵继承者,另起法号为“无名”。
唐德宗时,朝廷的大臣鲜于叔明、令狐亘等因为对佛教怀有偏见,向皇帝建议废除天下的僧尼,让他们还俗为民。德宗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草拟圣旨,准备下达执行命令。无名禅师知道这件事后,立刻上书劝谏,书中阐述了裁僧废寺的种种弊害,同时也详细述说了佛法的大义。德宗看过之后深受触动,立刻下令停止裁僧的行动。
贞元九年(793年),无名不顾年老体迈,前往五台山朝拜文殊大士,到达后不久,便圆寂于五台山佛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