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金铜佛像更具有世俗的情态,创作的尺度更加宽泛,佛像的衣着出现了一种内着V领着僧认、外斜披袈裟的新样式,这样的衣着是借鉴宋代僧人的服饰;菩萨像面相丰圆,微笑带意;头戴花冠或发髻冠,身披网状璎珞珠饰;造型端大方,典雅华贵,如同现实中的贵妇。
宋代金铜佛像 极具收藏价值
宋 藏西古格铜释迦牟尼佛坐像-铜佛像
此佛天庭甚高,容貌古拙。肉身及衣裙等处,分别用黄铜和紫铜制成。坐垫正中雕兽面、左右叶片卷迭,花纹繁缛。座底中男女供养人,左右分列大象、狮子,雕刻精细而生动。
2010年春季嘉德拍卖公司拍卖会,宋代藏西古格铜释迦牟尼佛坐像,虽然只有12.2cm高,在佛像中算是小个子,却拍出408.8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这个价格实在是物有所值。
究其原因,一是藏品的稀有性。此宋代藏西古格铜释迦牟尼佛坐像具有克什米尔风格,为十一世纪后期藏西古格王朝所造,该造像存世稀少,十分罕有。二是年代久远。该佛造像为宋代所造,具有1000年的历史。当今的金铜佛像大部分是属于明清时期所造,而其中的金铜佛造像只有大约100年的历史,就时间长短看,仅为宋代佛像的十分之一。
综观当今金铜佛像的收藏市场,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只要不是新佛像,同等大小的佛像,品相越好,价格越高,把宋、元、明、清不同时代的佛像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如此一来,明清佛像,特别是清代佛像的品相较好、价格较高,但是清代佛像的历史实在是太短了,品相不好才怪呢。清代的佛像怎能与宋代的佛像相提并论,这个道理就如清代、民国的铜器不能与夏、商、周、战汉等铜器放在一起相比较,以少锈、品相好者价高一样。
只要看一下电视上的有关收藏的节目,就会发现,清代的鎏金佛像有许多,并且品相完好,但是宋代以及宋代之前的鎏金{或漆金、泥金}佛像就比较少,可谓凤毛麟角,要找品相完好的更是难上加难,原因是:由于金属固有的特性,金铜佛像不同于啕瓷等古玩可以永久保存,会有铜锈,金饰会脱落,并且宋代的佛像经历了1000多年风雨和历次政治运动的考验。对于宋代佛像,鎏金{或漆金、泥金}观音佛像就比较少。
相比而言, 现在的宋代佛像的价格是比较低的, 但是, 无论是从历史、文化价值,还是从稀有的程度看,宋代的佛像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和较高的升值空间,宋代藏西古格铜释迦牟尼佛坐像拍出高价便是开端, 现在该是重视宋代佛像收藏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