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

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是福建莆田专业铜雕佛像厂,以生产佛像为主(包括生漆脱胎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彩绘佛像等)及寺院配套产品.

早期佛教的传布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后,佛教主要在印度的恒河中上游地区传播,属于地区性的宗教。公元前324年,旗陀罗复多建立了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一前185年),开始大规模扩张,逐步统一了北部印度。到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统治时期〔公元前269一前232年),继续前辈的事业,于公元前264年对南印度的揭陵伽王国进行远征。揭陵伽位于德干高原孟加拉湾沿岸(其地域相当于今奥里萨邦),在梅陀罗笼多统治时代是一个独立的王国。这个王国军事上很是强大,拥有步兵、骑兵六万多人、战象七百头。由于海外贸易发达,经济上很富庶,这就引起了阿育王欲吞并它的野心。经过三年战争,阿育王终于征服了揭凌伽。根据铭文记载,在其侵略揭陵伽时,曾俘虏15多万人,杀10多万人。除南部的迈索尔地区外,全部印度都已在其统治之下,该王朝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大帝国。


    在战争结束以后,阿育王对以往造成的祸害悔恨不已。他将佛教定为国教,劝导人们要服从父母,尊敬师长,对朋友、同伴、亲戚、苦行者等要慷慨和友好,甚至对所有的生物也要克制残暴的行为。他限制杀生祭祀,并节制宫廷狩猎游戏。为了促使佛教的发展,阿育王


    大力宣扬“法”(达摩)的思想和佛理,在帝国境内许多地方开凿岩壁,树立石柱,上面刊刻诏令,宣称“以法胜,是为最胜”。现存的当时一个刊刻诏令的石柱高15米,重50吨,柱头上的狮子雕刻即今印度的国徽。阿育王在全国建立的佛塔达48000座之多,有名的鸡园寺即创立于此.


罗汉像

罗汉像

上一篇文章 : 佛教的第三次集结 下一篇文章 : 密教由来及其经典
cache
Processed in 0.005281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