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公元前6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在古代印度创立、后逐渐传播到世界范围、形成许多不同派别的世界宗教。
从信仰观念上说,佛教是以佛为崇拜对象的宗教。佛是梵文音译“佛陀”的简称,意译“觉者”,即指觉悟了的人。佛陀之“觉”,包含三方面有意思:一是看书觉悟,二是使他人也得觉悟,三是觉行圆满。佛教相信,普通人没有上述的任何一种觉,声闻和缘觉的也只是自觉,菩萨也缺少觉行圆满的内容,只有佛才具务这三项的全部内涵。小乘一般以“佛”作为释迦牟尼个人的尊称,随着佛教的开展,以后渐渐形成了三世佛、十方佛、佛教如恒河沙子等观念。
从基本教义方面说,佛教主张人的生命及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无常的,其中绝没有丝毫不变不动的本质或“灵魂”存在,生存就意味着承受永无穷尽的痛苦;只有按照佛所给予的启示努力修行,才有可能完全跳出苦海,进入持久欢乐、祥和、自由的涅盘彼岸。
从生命存在形式而言,佛教认为,世界上存在的一切生命体不外乎凡、圣两类,总称六凡四圣。佛、菩萨、缘觉、声闻彻底摆脱了痛苦,同属于圣类;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同属凡类,合称六道。六道众生无一例外地要在无边苦海中挣扎,不同的是每一道众生所承受的苦痛有着明显的分别:天的处境较好,人的处境次之,阿修罗、畜生、鬼、地狱依次更差。
人等六道的生命体是由五蕴即五种要素构成的。五蕴是指色(物质现象)、受(感觉)、想(知觉)、行(意志)、识(精神、意识)。在一定在条件下,五蕴构成了人或其他的生命体;当一定的条件消失时,人或其他的生命体就必然趋向死亡。不仅生命存在是这样,世界上存在的每一事物也都如此:由于一定的因缘而聚合,也因一定的因缘而分离。这一道理就叫作“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基于事物缘起的道理,佛教主张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由于普通人认识不到生死无常的缘起本质,往往贪求功名利禄和各种生活享乐,甚或为此而处心种虑、不择手段。如此种种追求贪欲的心理以及而发生的各种语言、行为,会在个体生命终结时,形成一种综合的势力即“业力”,成为决定下一生的生命形态及其生存处境的直接原因。生前贪欲深重、作恶多端的,下一世就要要投生成畜生,或者成为鬼、地狱;罪恶不深而恶大于善的,即使下世仍然转生为人,那也一定是活得会投生到天上,或者转生成为比今世更为顺利、幸福的人。所有生命都和人一样,因行善而上升,因作恶而沉沦;前世决定今生,今生又决定来世。这种由业力决定的个体生命在六道中不断沉浮的转生过程,叫作六道轮回。如果众生能洞破事物缘起无常的本质,舍弃贪欲,断除烦恼,停止造业,就能最终跳出六道,得到彻底的解脱。
转凡成对不可能的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番持续不断的修行努力。佛教修行的基本功课这一就是“八正道”:对治无明的佛教见解,依据佛理计议度理的思维,诚实和悦的语言,合乎仪轨的行为举止,正当健康的生活方式,向着涅盘的精进修行,毫厘不失的准确记忆,与教理一致的禅定静修。八正道又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不同的佛教宗派对戒律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而言,五戒即不杀害生命、不偷盗、不搞非正当的男女关系、不说没有根据的话、不饮酒,这些是各派共同认可的基本戒律;定学相当于八正道中所说的正确的禅定实践;慧学指读诵佛教经典、增长依据佛理判别是非善恶能力的各种修行活动。
从教徒成分上看,佛教基本由出家的僧人和在家的居士两面三刀部分组成。僧人中的男性称作“比丘”,俗称“和尚”;女性称作“比丘尼”,俗称“尼姑”;比丘和比丘尼合称出家二众,中国还称他们为“沙门”。居士中的男性称作“优婆塞”,女性称作“优婆夷”,合称在家二众。出家二众与在家二众成为佛教的四众弟子。在家信仰佛教的离家修行佛法,各要经过一定的手续。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文化等的不同,佛教中没有形成统一的出家修佛和在家归依的程序,但从衣着、要求等方面看,各地都有一些使僧人和居士有所分别的制度。
佛教的基本活动场所统称为寺院,其中比丘尼住的寺院又称作“庵”。僧人居住在寺院中,多依受戒时间的长短确定长幼次序。住持为寺院之主,欲称“方丈”,对本寺的各种佛事活动进行全面负责。除住持外,寺院还没有负责指导禅堂或佛堂修行事务的班道和负责掌管库房、接待僧俗、管理僧众威仪、主持宗教仪式、主管大众饭食斋粥等事宜的各种执事,他们均由住持聘请或任命。
在宗教仪轨方面,各地佛教都有关于僧众日常修行和节日活动的一些具体规定。明末以来,中国汉地佛教一致要求僧人每日早、晚二次齐集大殿,共同修行习五门功课;每日早斋和午斋前,僧众还要以所食之物供养诸佛菩萨,回向施主,为众生发愿。农历每月十五、三十两日,僧人都要共聚一处举行“布萨”:同诵戒律,自我检查是否违犯了戒律;如有违犯,应视情节轻重,依法忏悔。每年的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僧人应在一座寺院中定居下来,专心修持,不得随意地往,叫作“安居”,或称“结夏”、“坐腊”。一年之中最大的佛教节日有二个,一个是佛诞日,一个是安居最后一天的自恣日,佛诞节要举行“浴佛法会”,自恣日要举行“盂兰盆会”。汉地佛教寺院每年还要不定期地举行一系列的佛事活动,其中以“水陆法会”的规模最盛大、最隆重,以“焰口施食”为最经常、最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