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以雕版印刷大量发行,通常为的是能达到消灾、祈福、宣传及广为流通的目的。但是举世闻名的八万大藏经,其雕刻的原始动机却是为抵抗外国侵略所发起制作。韩国八万大藏经经版,前后历经两次雕刻,第一次是在高丽显宗时(1010~1031年)为击退敌人的入侵而雕刻的,当时完成一千一百零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也就是所谓的《高丽旧藏经》或《初雕藏经》。这些经版曾奉安于八公山符仁寺,但不幸因战火而全部烧毁。后高宗因外敌屡屡压境,国难当头,为激励民气,希冀借佛力的加持,来护卫疆土,于是在江华岛又重刻第二次大藏经经版,历经十六年才完成,也就是目前珍藏于海印寺藏经阁的八万一千二百五十八块经版,即通称的《八万大藏经》或《高丽大藏经》。海印寺也因拥有此八万大藏经,被称为“法宝寺”,与通度寺的“佛宝寺”及松广寺的“僧宝寺”,并称佛、法、僧三宝寺。
此经版用的是来自智异山的谷雨木,每块长67、宽23、厚3厘米、重约3。5公斤,两面皆刻,一面刻二十三行,行数十四字,共收录一千五百一十二部,六千七百九十一卷。由于内容精密准确,开版以后成为大藏经中最优秀的汉译版本。而收藏经版式的藏经阁,建于朝鲜初期,内有一百零八支梁柱,通风且防湿,设计得极为科学化,使得迄今年内已逾七百余年的经看到仍保存完善,真是奇迹。
《八万大藏经》不但写下韩国佛经雕刻史上最辉煌的记录,也是世界上少见佛资料齐全的宝库,近年来更已将其电脑数位化,查阅十分便利,对佛教的贡献真是无可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