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

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是福建莆田专业铜雕佛像厂,以生产佛像为主(包括生漆脱胎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彩绘佛像等)及寺院配套产品.

高丽佛画的特征

韩国佛教艺术的发展,整体上来说,是以佛教传入之前的民族神话融合佛传以后的教义而形成,而其主题呈现的是佛国净土的表征。高丽时期,由于对信仰的深入,与积极收外来样式,使得佛画作品水准日趋成熟,从诸多文献记载,如毅宗年间内侍白善渊铸造铜佛四十躯、观音图四十幅、忠烈王为元皇室祈福绘十二观音、元宗弥勒寺的重建彩绘壁画等,可知佛画的兴盛。而佛画的题材,有向往西方净土思想的阿弥陀画;有来自《法华经》信仰供养的观音菩萨画;有为抵挡外敌,攘兵息灾的帝释、梵天、摩利支天、四大天王等佛画;也有祈祝滞元为人质的忠宣天及王妃,能早日归国的“阿弥陀坐像”……此时期佛国的表象,可说是来自于阿弥陀的净土信仰与祈福思想的基础。可惜高丽佛画历经40年与蒙古间的战火,及至朝鲜的排佛毁释、壬辰倭乱、丙子胡乱等战事的洗劫,使得许多寺庙壁画、写经、帧画等尽毁于灰烬,或流落于日本等地。


高丽佛画的主要资助者,来自统治阶层或系出名门贵族,他们是权力的掌握者,也是社会的核心分子,佛画的制作,对他们而言,是对信仰的功德奉纳,一方面为祈求国空王室的安宁兴盛,另一方面也为其家门的繁荣或族人的寿福而发愿。因此为了显现供养者的身份地位与投其所喜好之品味,高丽佛画大量地采用朱色与金色,意图以华丽的格调,衬托出宫廷贵族的气息;构图上多采主尊上、胁侍下的上下两段式,如“阿弥陀八大菩萨图”或“地藏图”,这种构图形式虽来自于敦煌的影响,但也像征着君王与臣下、贵族与庶民之间所必须严守的身份阶级。此外“观经变相图”、“弥勒下生经变”、“华严经变”等佛画,则是采取曼荼罗圆盘式构图,以主尊位于中心,胁侍人物左右对称环绕于本尊的四方、四隅,最外围则画菩萨或护法神像。


以现存的高丽佛画看来,有以净土宗为基础,再吸收禅宗而形成的宋画风格;也有形式上受到宋画的影响,但风格上却有有着高丽佛画的特征,或后期在形式和风格都深刻表现出高丽特色的佛画。

上一篇文章 : 结合佛像与佛画的配置形制 下一篇文章 : 佛画概说
cache
Processed in 0.004825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