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

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是福建莆田专业铜雕佛像厂,以生产佛像为主(包括生漆脱胎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彩绘佛像等)及寺院配套产品.

洞天福地的源流

道家的洞天福地主要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既为神仙所居,也是道人修炼之地。是凡人可以靠近的人间仙境。

神仙学说认为,求仙者应该远离人群,入山而修炼。于是,他们设想在山岳中应该存在着些专门居留神仙的境地,就像早期方士传说中的仙境那般,在世间确也真实存在着西方昆仑和东海蓬莱等类似的仙境。于此,他们便将眼光转向了人间实有的山岳。

由此,道教的洞天福地由此而得以产生。

可是,在现实凡俗的世界中怎么可能真的找到非现实的神圣空间呢?于是,道家之人便将“洞宫”给予神话,并赋予其一种逼真的神圣空间的境界,因而,不知从何时起,神仙方士们开始将他们最看中的山林及修炼场地称为“洞天”,或者“福地”。

道教中“洞天”,意为洞中别有天地,指仙人所居之处,是和人间有着严格界限的仙境。故而,普通人是无法涉足的。而“福地”,亦可以理解为安乐幸福之地,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容易得到神仙福佑的地方,不过,无论如何皆还是人间的一部分。

“天”在“洞”中,“洞”在“山”中,由此凡人可以见山,亦也可以见洞。不过,却是很难洞悉洞中之隐奥的,更是无从查验洞中的别有之天地。因而,洞天在道家之外的人眼里就成了一种可以接近却不能进入的神圣空间。

洞天、福地之观念的产生,自然而然地就为人间的自然山岳获得了神性。按照道教的观点,仙境也是“结气所成”,它们相互感通,从而构成纵横交织的立体网络。由此,仙境便不仅仅是天上有了,而是大地海洋皆有仙境。也不仅仅大地海洋有仙山了,而天上亦是有仙山的。

汉末之后,中原大乱相继,于是仙士纷纷南下,遂而江南便成为神仙方术的中心。由此,传说中的洞天福地,也多分布在江南之地。

秦汉时期,是昆仑和蓬莱仙境最引人注目的时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则成了洞天福地流行的时代了。而唐代后期时,随着内丹术的兴起,燕齐秦汉以来的肉体成仙之设想逐渐被新的理念所取代,故而,人们对于世外仙境的探索便也兴趣渐淡。

由此,仙境和洞天福地也渐渐隐没于世人的眼光之下,渐渐地消失了。

上一篇文章 : 尊道贵德是修道的根本 下一篇文章 : 道教神仙的来源
cache
Processed in 0.005624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