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

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是福建莆田专业铜雕佛像厂,以生产佛像为主(包括生漆脱胎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彩绘佛像等)及寺院配套产品.

道士的饮食禁忌

    道教为了追求长生成仙,而将食素作为一种戒律。道教认为,一切众生,含气以生,飘飞蠕动之类,皆不得杀,戒荤就是戒杀的延伸。此外,道教之所以要“辟谷”,就是认为五谷对人体有害,那么,既然连五谷都有害,更何况酒肉荤辛之物,因此按道教的理论,不管是想要成仙,还是要长生不死,酒肉荤辛之物也是需要禁食。所以,素食就这样在道教的理论教义中,理所当然地成了其戒律中的一条。


    在道教这项戒律中,素食主张的形成,除了部分可能是受到佛教戒律的影响外,也有自身的渊源。在南北朝以前,道教似乎还未出现严格断肉的素食戒律,或者是有此规定,所以素食则便没被一般道士所遵守,因此,而出现了许多道士带头饮酒食肉的乱象。到了南北朝时,陆修静和寇廉之开始整顿改革道教时,便特别强调道士必须遵守不得食肉的戒律。唐朝以后,道士必须素食更成为基本的戒律,不得违反,甚至在唐代的国家法令中,也规定道士和僧人一样不得食肉,违反者将会受到处罚。


    在道教各宗派中,以苦修为己任的全真教将素食主张推行实践得最彻底,其道士们的饮食习俗就是素食和少食。这主要原因:一是全真教认为一切有生命的,皆不得杀,戒荤就是戒杀。也是追求自然的生态平衡。这些也为了持戒。二是有利于健康长寿,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成仙。三是少食有其重要性,多食不但影响健康和体形,还会影响精神和情绪,他们一致认同道教里的辟谷之术,认为其有利于清理肠胃,断绝污秽,减少了消化和转化功能的负荷,因而使体内器官得到休息,促进得道成仙。


    在道教中,素被称为“斋”,道士在斋堂内食素,被称做过斋堂,主要有三:即便堂、过堂和过大堂。便斋即随便到斋堂用斋,是不讲规矩的。过堂斋即在斋堂门外排班斋用斋,必须衣冠整齐。过大堂斋即腊月二十四夜里接驾玉皇后直到正月初五午斋毕。


    另外,道士每顿饭前,必先供养,而饭后还要上供出食,以行神、人、鬼普遍供养,是为了结“三缘”。

以上所述种种,意在为欲踏上“人道合一”修行之路者,呈现一个道士们于实际修行中的生活画面。使其从道士们的生活状态的一个侧面或者多个侧面,来了解道教的修行之路。对欲修道之人而言,这是踏上修行之路的最初、最基本之道。

上一篇文章 : 道士身份的象征 下一篇文章 : 道士的称谓
cache
Processed in 0.005708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