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

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是福建莆田专业铜雕佛像厂,以生产佛像为主(包括生漆脱胎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彩绘佛像等)及寺院配套产品.

宫观的基本构造

    道教的宫观在建筑形式上,一般是长方形,坐北朝南,前有山门、华表、幡杆,华表之外是俗界,华表之内是仙界。山门内的正中部分为中庭,建有三大殿,大多供奉王灵官及四帅、玉皇大帝、四御、三清。正殿两侧为陪殿,祀一般道教尊神,或设十方、云水客堂及执事房。中庭为宫观的主要部分,在中庭两边则建道院,一般称为东、西道院,祀一般诸神,并建斋堂、寮房等。宫观大都绕以经墙,院内常种植松柏、白果树和翠竹。


    关于宫观的建造,道教经籍中屡有描述,《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一“置观晶”中如是指出:道教宫观“既为福地,即是仙居,布设方所,各有轨制”。当时道教建筑殿堂已经名目繁多、区分大致:


    道天蟑殿,天尊讲经堂,说法院,经楼,钟阐,师房,步廊,轩廊,门楼,门屋,玄坛,誊堂,膏厨,写经坊,校绳堂,演经堂,熏经堂,浴堂,烧香院,升遵院,受遭院,精患院,净人坊,骡马坊,车牛坊,俗客坊,十方客坊,碾皑坊,寻真台,炼气台,析裹台,吸景台,散华台,望仙台,承露台,九清台,游仙阉,凝灵阁,柬云阁,飞鸾阁,延灵阁,迎风阁,九仙楼,延真楼,舞风槽,遭遭楼,静念楼。迎风楼,九真槽,趁番楼,合药堂辱,皆在时修建,大小宽窄,壮酉质朴,各任力所营。药田泉田,名木膏革,清池芳花,各种甘算,以用供养,称为梧地。亦曰静居。


    道教的宫观建筑是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各有特点的。约在元代以后,宫观的建造便渐形式成比较统一的格局,一如研究者的概括:


    道教建筑常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组成。其总体布局基本上采取的是中国传统之院落式,即以木构架为主要结婚,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建筑群。神殿是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常处于建筑群之主要轴线上,为整个建筑群之主体。大型宫观大为一串纵向布置,随地平面逐渐升高之院落。殿堂内布置神灵塑像或画像。


    一般说来,从一个道教宫观的名称中,就可以对这个宫观的情况窥知一二。这是因以道教宫观的名字多以神灵的名字来命名,而说明这位神灵是这个宫观主要供奉的神灵,如沈阳的太清宫,就是主祀“三清”中的“太清”天尊,即太上老君的。而山东泰山的碧霞祠,则是主祀碧霞元君的。另外,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的城隍庙,它则是以地方性神灵城隍神为供奉主神的宫观。此外,还有以道教的教义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来为宫观命名的,如苏州的玄妙观,便就是以本道观所属宗派的祖师名号来命名的,故从其名字便可知其所属的宗派。再如陕西产县的重阳宫,则是以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的名字来命名的。另还有武汉的长春观,亦是以全真龙门派祖师丘处机(号长春子)的号来命名。此外,还有以山岳命名的,如河南中岳庙,湖南衡阳的南岳大庙等。


    在道教中,道教宫观的组织一般可分为两种,一是子孙庙,庙产私有,可以收徒弟,但无权传戒,小城市和农村宫观道院多属此类。一是十方丛林,庙产属道教徒或某一道派所公有,可以传戒,但是不能收徒弟,此类规模较大,产业多,道士多,有一套组织机构和管理规制。

上一篇文章 : 神话中的第一仙山昆仑山 下一篇文章 : 宫观的神仙意象
cache
Processed in 0.005080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