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佛教---大庄严佛像南传佛教的涵义从印度向南方传入,就称为南传佛教。主要是上座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根据所传地区的不同,分为四类:南方上座部佛教。流布于锡兰(今天的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混成佛教。兴起于越南,与儒道二家融合在一起,属于中国佛教系统,。吉蔑民族所信奉的佛教,曾在柬埔寨盛极一时南海佛教。流传于爪哇、苏门答腊、马来半岛等地。南方传佛教坚持严守纪律,注重禅定,具有浓厚的印 ...
佛教什么年代传入中国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年代和具体时间。因存在多种说法,很难考证,流传很广,影响最大的是“东汉初说”。相传在东汉永平7年,汉明帝梦中见到一个身发金光的神人飞于殿前。于是他向众大臣询问这位大臣的来历。太史傅毅说:“西方有位神仙,名叫做‘佛’, 梦见的可能是他。”汉明帝篴派人前往西域访求佛法,并邀请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到洛阳授法,建造了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供两位高僧居住。 ...
藏传佛教的发展历史?藏传佛教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前弘期”和 “后弘期”。“前弘期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传说藏王松赞干布迎娶了尼泊尔公主赤尊(密教)和唐朝文成公主(大乘佛教)后,深受影响,开始建寺译经(大昭寺和小昭寺)信奉佛教,使佛教在西藏地区广为传播。8世纪中叶,佛教又直接从印度传入(密教)。9世纪中叶,西藏地区大兴苯,灭佛,使藏区的佛教遭到大破坏,“前弘期”随之结束。10世纪后半期开始,佛教 ...
藏传佛教有什么特点(2)大量传译印度无上瑜伽部的经典和法门。传译工作历时200多年,有名可才考的译师达300余人,译籍全部收入《廿珠尔》和《丹珠尔》中。以密教传承为主,形成各种教派,后弘期的兴佛活动比较分散,形成许多教派,较大的有宁玛派、萨迦派、噶当派、噶举派、格鲁派,较小的有希解派、觉蜮派、觉囊派、郭扎派、夏鲁派等。苯教原为西藏特有的宗教派别,后逐渐与佛教融合,也成为藏传佛教的一个派别。铜雕佛像 ...
藏传佛教中的主要派别在藏传佛教中,有五大派别影响力较大。宁玛派。“宁玛”藏语意为“古”或“旧”,所谓“古”是指该教派是藏传佛教诸派中最早的一派,可追逆到莲花生大师传法时期,所谓“旧”是指西藏前弘期佛教相对后弘期佛教而言。该派极重密宗且弘扬旧密咒。早期宁玛派的特点是采取密秘单传,信徒分散,没有寺院及僧团,其教徒可从事生产,可娶妻生子。由于该派僧人穿红色僧衣,俗称“红教”。历史最悠久的一个派别,宗教仪 ...
佛教的起源佛教起源于哪里?据大量佛经及有关史料记载,最早建造佛像之人是拘翼国优填王和舍卫国波斯匿王,他们所造第一尊佛像如真人,有五尺高,用牛头栴檀木雕而成。造像地点属于秣罗。秣罗也作末土罗、马土腊、摩偷罗等,位于今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南部,是恒河流域连接东南诸国与西北各国通商干线之要冲,以宗教闻名于世。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小乘佛教 “巴利语经典系佛教”。约在 ...
佛教的稚形佛教最初是没有佛像的。当时的佛教徙们认为,直接朔造佛像是对神灵的亵渎,就用佛座、佛发、佛足印、莲花(代表诞生)、菩提树(代表佛的成道)、法轮(代表佛的说法)、佛塔(代表佛的涅槃)等象征佛的形象。即使是想表现佛说法的场面,也只在中央放一个方座,认听法者团团围坐而已。公元1世纪前后,一些佛教徒认为释伽牟尼佛的肉身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法身却与世长存,。同时也考虑到信徒阅读经文时,如面前有一尊佛像 ...
佛像起源于哪里?中国佛教的首次造像立寺始于何时?据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立寺造像首见于东汉末年,是由下邳的相笮融主持施造的大佛寺。大佛寺规模宏大,可容纳3000人,同时还建了一尊金铜佛像,其形象是“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彩”。佛教创立之初,佛教徒们认为佛陀是大智大觉、完美无缺的圣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怎能同普通人一样随便塑造形象,有着“佛像不可显现”的传统思想。在早期佛教艺术作品中,佛教艺术家 ...
三身佛像 大 乘佛教认为,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法身,指的是毗卢遮那佛,是中国佛教寺院中常见的一尊佛像,表示他的光明普照万物;报身,指的是卢舍那佛,是 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应身,指的是释迦牟尼佛,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表示随缘教化,超度众生而现的身。 造像特点是三尊佛像的 ...
什么是装藏?佛像该怎样装藏?装藏另称为“装脏”;新佛建成后,为赋予佛像生命力,就要装上具有象征性的内脏和神识,这的佛教造像特有的仪轨,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不管是泥塑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等多半在佛像背后有一个小门,可以打开,再往里面装一些符咒、金银宝物等宝物;就等于人身体里面有五脏六腑一样,这就叫“装藏”。,“装藏”是要请大得高僧依律而行,开光时,由高僧把经卷、珠宝、五谷及金属肺肝等放入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