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

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是福建莆田专业铜雕佛像厂,以生产佛像为主(包括生漆脱胎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彩绘佛像等)及寺院配套产品.

提婆的主要观点

提婆是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中观学派的理论奠基人之一。“提婆”,梵文Arvadeva,意译“圣天”。据说他曾持一目供神(一说施一妇人),故亦称“迦那提婆”,意为“独眼提婆”。有关提婆的生平,长期以来流行着种种传说,难以确考。据有关史料推断,提婆的生活时代大约在3世纪左右。据西藏资料《多罗那他印率佛教史》、《布顿佛教史》,以及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提婆出生于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原为王子,后放弃 ...

阅读全文

神会在禅宗史上的贡献

神会(668。一说686~760)是禅宗六祖慧能的晚期弟子,菏泽宗的创立者。神会一生,大力弘扬慧能所开创的南宗禅,由于他的努力,使用权慧能禅法得以盛行于天下,并逐渐替代整个禅宗。神会,俗姓高,湖北襄阳人。少学五经,又好老、庄。后读《后汉书》的始对于佛教产生兴趣,遂投国昌寺从颢元法出家。30岁时,至荆州玉泉寺从神秀大师学习禅法。三年以后,到曹溪随慧能禅师学习,侍从慧能多年,尽得慧能禅法之精奥。几年后 ...

阅读全文

圣德太子对日本佛教发展的贡献

圣德太子(574~622)是日本飞鸟时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是用明天皇的第二子,母亲是穴穗部间人皇后。原名厩户皇子,又名上宫太了。圣德太子、丰聪耳皇子、法大王等都是人们对他的尊称。生于敏达天皇三年正月,自幼聪明好学,对于从百济等国传来的书籍,只要得到便立刻读诵讲解。年甫十四,就参加讨伐物部守屋的军事活动。593年,女帝推古天皇(593~628年在位)即位,立他为皇太子,掌摄政大权,被委以处理军政大 ...

阅读全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历史上也有称之为《多心经》者,是汉译佛教经典中的最短的一部。“般若”意为“智慧”,专指能使人解脱生死轮回而觉悟成佛的智慧。“波罗蜜多”意为“到彼岸”,即是从现实世界中走出而进入涅盘的世界。在大乘佛教经典中,般若类经典是一大类别,其中所包含的经典数理极多。《般若波罗蜜月多心经》则是这一类经典的全部纲要,是般若类经典的核心与精华,因此称为《心经》,“心”即是纲要、核 ...

阅读全文

净土三经

“净土三经”是中国佛教净土宗所依据的三部主要经典的总称,这三部经典是《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经》。“净土”又名佛国、佛刹,意为诸佛所居的国土,是与现实世界的“秽土”,相对而言的。中国佛教净土宗认为,佛国净土“无有诸苦,但受诸乐”,众生只要一心念佛,死后就可以往生佛国。宣扬这种思想的经典,主要就是“净土三经”。在“净土三经”中,《无量寿经》的翻译最早,现在流行的是曹魏嘉平四年(252) ...

阅读全文

常用的佛教辞书

佛教作为一种历史产物,有它的来龙去脉、兴衰沿革;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有它的教义思想、认知方法;作为一种信仰对象,有它的神佛序列、崇拜仪式;作为一种社会实体,有它的组织制度、活动依托。而这一切,局外人固然可能不甚了了,佛教界以内也不一定做得到如数家珍;初窥佛学堂奥者固然可能不得其门而入,研究有素者也难免遇到拦路语词和记忆误差。在这些情况面前,专门辞书就显示出了它无法取代的功用。最早的佛教辞书大概要算是 ...

阅读全文

后汉佛教的特点

佛教传入中国,准确的日期已经很难判定,我们只能说在两汉之际。一开始佛教仅被看作夷狄的信仰,而其真正对于中国思想文化产生影响是在魏晋之后。从东汉到魏晋这段时间,佛教现表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后汉时的佛教是被看作当时民间流行的信仰或巫术之一的。这一时期,鬼神信仰昌炽,方术特别流行的时期。光武帝刘秀的诸子都崇信鬼神方术,如济南王康在国不循法度,交通宾客,招搅州郡奸猾;广陵王则信星者,迷于巫人;而阜陵 ...

阅读全文

马鸣的主要贡献

马鸣是古代印度著名的佛教哲学家、诗人。据说他于2世纪时出生于中天竺俱萨罗国枳多城,与迦腻色加王是同时代人。出身婆婆罗门家族,家学渊源,是卓越之论客。原为婆罗门教的信徒,后在中天竺阿愉陀(今印度北方省奥德地区)与著名佛教学才胁尊者进行辩论,深有所感而改信佛教,习小乘经论,属说一切有部。曾参与《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的编篡工作。后来改信大乘佛教。马鸣博通三藏,明达内外典籍,能言善辩,吐词荣美,能够将深奥 ...

阅读全文

解脱会

解脱会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系的新兴教团。1929年由冈野圣宪创立,他自称“解脱金刚”。冈野出生在日本琦玉县一农民的家庭,吃过不少苦,在42岁时曾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拥有丰裕的物质生活。但是他认为物质享乐并不能满足生活需要,在精神上却没能感到充实。于是他经常跑到8世纪初日本修验道祖师役小角曾经服流刑的静冈县伊豆山,隐居修行,体验修行带来的神秘境界。1929年12月,冈野在东京的一次祈祝褥活动中,突然听到 ...

阅读全文

造像印经之功德利益

造像印经具有什么功德利益呢?一、造像缘起       最初塑造佛像是始于优陀延王。因为当时佛上升忉利天为天母去说法,而阎浮提中一时没有一尊佛,就像是暗夜星中无月似的,顿时众生感到孤独无依,就像如来心中有众生一般,便感受到无的的烦恼。而且优陀延王又是住在宫中,深宫大苑的经常感到寂寞和孤独,所以很渴望而且又非常的仰目佛,于是就连想到造尊佛像,这样也可以恭敬的礼拜 ...

阅读全文
cache
Processed in 0.004636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