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石雕的功能,一般分为实用型和观赏型石雕。实用型的石雕,主要指:皇宫、府邸、民宅、庙宇、陵墓、桥梁等的装饰部件、大小型神佛造像和生活用品、文房用具,如石磨、石制容器、石桌、石凳、砚台、镇纸等;观赏型石雕主要指:室内陈设,艺术摆件,包括小型人物、神佛像、山水风景和动植物造型等。在实用型石雕中,建筑石雕是一个大类,它指在一些建筑形式和各类建筑中的各个部件、构件上的装饰雕刻。建筑雕刻的历史比观赏型石雕 ...
牌坊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作为宫殿寺庙山门的,还有的用来标明地名。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物,有昭示家族先人崇高美德、丰功伟绩和祭祖的功能。牌坊是由棂星门变化而来,最初用于祭天、祀孔。牌坊源于汉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时期从实用变化成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常立于郊坛、孔庙、宫殿、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园林和主要街道的起点、交叉路口、桥梁等处,因设计精美、雕刻丰富有 ...
建筑中供人出入的部分,有很多种造型,如垂花门楼、匾额门楼、四柱牌楼等。门楼的结构复杂,包括垛头、勒脚、上坊、中坊、下坊、垂花、挂落等,这些地方都是进行石雕装饰十分恰当的地方。门楼是整个建筑色彩最艳丽、装饰最美观的部分,无论是北京的四合院,还是皖南古民居,其门楼的石雕都是当地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门楼石雕多采用浮雕、透雕等技法,题材有花草、山水、人物、神话传说、戏典故事等。
门罩在大门外框,用青石等石材砌成,向外突出的线脚装饰。顶部有檐,以防止雨水流淌留下瘢痕。门罩上大多以浮雕技法雕刻了精美的图案,如蝙蝠、麒麟、凤凰、喜鹊、仙鹤,“四君子”、“岁寒三友”,石榴、葫芦、葡萄,八宝博古,民间传说、吉祥文字图案等。
额枋其题材主要以人物为主,如祝寿、宴饮、朝贺、骑马打仗、比武打擂、坐轿出行、山水风景、亭台楼阁等。抱鼓石石门墩的一种,也叫门枕石,是用在抱框下起固定作用的竖着摆放的扁鼓形石雕部件。抱鼓石一般由轴底、基座、锦铺和主体组成,轴底为长方形,上有安装门扇转轴的洞;基座多为须弥座,表面雕有精美花纹;锦铺在基座之上,可以雕刻装饰花纹;基座上的主体部分都有寓意的精美浮雕,有花鸟和祥禽现兽。抱鼓石一般位于门框里柱 ...
石窗又叫花窗、漏。是南方民居的一大特色,一般安装在住宅四壁的外墙上、祠堂、庙宇的前壁墙上,有采光、通风、防盗的作和,也有很强的装饰性,具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特点。石窗上面有窗罩,窗罩的额枋、外框上有精美的浮雕、花边等,雕刻题材有各种民间传统纹饰、吉祥文字、人物形象、动植物等。石窗大多用沙夹石为原料,沙夹石材质细软,色泽不同,朴素典雅,适合精雕细刻,是南方特有的石雕。
柱子是支撑整个建筑顶部结构和连接墙体的部件,柱子通常是直立型,由于之配合起着不同作用的各种构件组成。柱子最初以木材质为多,后来能防潮防蛀、坚固耐用的石材也被广泛使用。石柱的形状有方形、圆形、六边形、八边形等。为了使这些柱子与周围建筑的整体相互融合,人们常采用浮雕、透雕、线刻等手法,将其雕刻出龙、凤等图形。柱础是支撑主体的基座,有加固木柱、防潮、防蛀以及增加柱子整体协调、美观的作用。为了增加柱础的美 ...
石栏杆 通常用于皇宫、府第、园林等到建筑中的走廊、桥边、花池、亭台楼榭等处,具有保证安全和调整整个建筑布局的作用。修建栏杆的材料有多种,主要是木制和石制。石栏杆一般由望柱、栏板和地袱组成。栏杆的种类有寻杖栏杆、栏板式栏杆、罗汉式栏杆、柱子式栏杆、木石栏杆等。栏杆的望柱头上面一般雕刻有狮子、莲花、云龙、云凤、石榴、狮子头、水纹、火焰等纹饰,以皇宫建筑中栏杆的雕刻最精美。雕刻精美的石栏杆在建筑中形成一 ...
塔又叫“佛塔”,是随着佛教传入我国,结合我国传统建筑的楼、台、亭、阁等进行再创造,集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于一体的佛教建筑物。我国古代通常把塔称为“浮屠”。塔由台座、覆钵、宝匣和相轮四部分组成。我国石塔几个类型,单层石塔,这种石塔大多建于唐代,塔的平面以正方形较多,六角、八角和圆形的也有。密檐式石塔,是我国古塔的一个大类,隋唐时多为正方形,辽金以后八角形居多,这种塔建有须弥座,底层较高,往上每层之间相 ...
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石雕作品有着广泛的题材。与民间艺术家精湛的雕刻技艺相结合,使石雕的题材内容也很值得人们仔细品味。这些题材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总结出的,反映了他们的思想意识、价观观念、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石雕麒麟 归纳起来可分为:传说故事、山水风景、祥禽瑞兽、仙花芝草、吉祥符号和文字等。例如寓意吉祥、驱邪纳福的图案文字和动植动物形象,有天官赐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