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

大庄严莆田铜雕佛像厂是福建莆田专业铜雕佛像厂,以生产佛像为主(包括生漆脱胎佛像,木雕佛像,铜雕佛像,石雕佛像,泥塑佛像,彩绘佛像等)及寺院配套产品.

文物鉴赏家-龚望

学人的睿智 鉴家的慧眼津门著名学者、书法家、文物鉴赏家龚望早年受业于长洲章式之。式之先生,名钰,是晚清朴学之宗俞曲园的门人。因朴学尚以精审的考据与训诂,且注重文物的收集整理,龚先生很早就热衷于金石考订及文物集藏和审鉴。虽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却常常流连于古玩店肆,遇有砖、瓦、陶、石等类精品,哪怕是节衣缩食也要设法买下;并以精严的治学态度考核其时代特征和文物制度。许多金石器物被他拓成拓片,加以考释题跋, ...

阅读全文

安岳石刻(山西太原祖上庙)

安岳石刻安岳石刻位于四川省安岳县境内,是对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体。始建于南北朝(521)时期,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现存摩崖石刻造像105处,造像10万尊左右,高3米以上的上百尊,5米以上的40多尊,15米以上的两尊。是中华古代石刻艺术的一大宝库。安岳石刻造像众多,数不胜数,其中以释迦牟尼涅槃像(卧佛)最为精湛。卧佛位于卧佛院内,呈头朝东脚朝西、安然祥和的睡态。薄衣贴体,头琯处刻有带花的发鬓 ...

阅读全文

什么是石刻佛造像?大足石刻雕塑艺术

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佛教造像形式之一,多为单尊雕刻,也有组像。常供奉于石窟或佛教寺院。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石刻造像最为流行。唐代之前的石刻佛像,其中有不乏做工精美、造型优美的石刻佛造像。历史曾发生过三次“灭佛”运动,大量的石刻佛造像被毁,1996年在山东青州寺遗址发现400多尊佛像窑藏,就是古代灭佛时,僧人将已毁的残像收集在一起,深埋的,由于存世数量有限,所以在市场上十分罕见,特别是那些带有纪年铭文的 ...

阅读全文

石窟寺造像

石窟寺造像古代宗教雕塑艺术的一个类别。石窟寺就是在河畔山崖上开凿的佛教寺庙,用于传经布道、弘扬佛教教义。一般为长方形,入口处有门窗,石窟中间是僧侣集会的地方,两边是住房。由于石窟寺开凿的洞窟数量较多,且分布密集,都在同一个山崖上,又称为“千佛洞”。石窟内按照佛教仪轨进行造像,供人瞻仰礼拜。有马蹄形的、有方形的。有在石壁上雕凿佛像,也有在中心石柱雕造佛翕、佛塔,还有在石窟四周作壁画的。北石窟寺开凿于 ...

阅读全文

栖霞山千佛崖石窟

栖霞山千佛崖石窟位 于南京东北郊的栖霞山千佛崖,开凿于南朝齐、梁年间(距今约1500年),是中国南方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石窟遗址。千佛崖山麓依傍南朝名刹栖霞寺, 山岩上布满千姿百态的大小石窟252个,生动传神的佛教造像515尊。经千年风雨沧桑,战乱破坏,千佛崖山体裂隙纵横交错,几乎每一个石窟内都有数条甚至 数十条裂隙,窟内大量漏水,佛教造像损坏严重,多数无头,肢体残缺不全。是现存唯一的一处南朝 ...

阅读全文

石刻佛造像

古代佛教造像形式之一,多为单尊雕刻的寺庙佛雕像,也有组像。常供奉于石窟或佛教寺院。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最为流行石刻雕像。由于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和后周世宗)灭佛事件,致使大量的石刻佛造像遭到毁坏。1996年,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中发现的400多尊佛像窖藏,就是古代灭佛时,僧人将已毁的残像收集在一起深埋的。

阅读全文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指在山崖的壁面上雕刻出浮雕或近似圆雕的佛像,典型的摩崖石刻如洛阳龙门石窟中的奉先寺九尊大佛,代表了唐代佛像雕刻的艺术成就。另外,还有四川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皇泽寺摩崖造像、大足北山摩崖造像及宝顶山摩崖造像等。摩崖石刻中还有一种是以整座山雕刻成一尊大佛的,气势极其雄伟。如固原须弥山石窟的第二窟,就有一尊依天然崖壁而雕的释迦牟尼坐像。造像高约19米,释迦牟尼面形丰满,姿态端正,两肩宽厚,就连 ...

阅读全文

北魏石窟寺造像

北魏石窟寺造像,代表性石窟寺为云冈石窟。北魏文成帝拓跋浚下令在平城西部开凿昙曜五窟,这也是云冈石窟的开始的。云冈石窟以石刻佛像为主,初期佛像形象魁梧,额头宽广,眉眼细长,高鼻梁,双耳垂肩,身上穿着的袈裟紧贴身体。北魏孝文帝登位后,大力推行汉化政策,这一时期的佛像多身着冕佛式袈裟。北魏孝文帝后迁都洛阳,龙门石窟取代了云冈石窟的地位,开凿最早的古阳洞,佛像多面貌清瘦,衣服贴体。宾阳中洞开凿于北魏景明元 ...

阅读全文

三国两晋十六国时期石窟寺造像

三国两晋南北时期,佛教广泛传播,与佛教相关的建筑和石窟艺术得以发展。代表性的石窟寺包括敦煌莫高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武天梯山石窟等。莫高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形成以凉州(今武威)为中心的地域风格。石窟寺指在山崖上班开凿出的窟洞型的佛寺,被认为是雕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结合品。如麦积山石窟始开凿于后奉时期,后历经北魏、西魏、北周等朝代不断开凿,麦积山石窟的洞窟大多开凿在悬崖峭 ...

阅读全文

宋代石窟寺造像

宋代的石窟寺造像,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规模上来看,都远不及唐朝,但在表现手法以及表现内容上,有所创新和发展。这一时期的石窟寺造像,北方集中在陕西北部,如黄陵千佛寺石窟、富县石泓寺石窟、富县阁子头寺石窟、子长县北钟山石窟、延安万佛洞等。南方则以四川境内的石窟寺造像为代表,包括富顺的罗浮洞、广元的千佛崖、资阳大佛崖、大足北山等。宋代的石窟寺造像,以写实著长,即按照世俗的审美要求塑造佛像,常见的为观音和罗汉 ...

阅读全文
cache
Processed in 0.005462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