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目养神是我国先民养神修性的一种简便易行而又收效明显的方法。祖国医学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称,对心身健康关系重大。《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充耗、关系到人的壮老;神的得失,关系到人的昌亡,养生者当慎养之。一、闭目静心在日常诸事纷扰、头痛脑涨之时,找一清静之地,正襟危坐,双目闭合,眼睑下沉,调匀呼吸,意守丹田。良久则头脑清醒心平气和,心静如水,烦恼渐渐消失,进入静谧祥 ...
放生随喜有人会质疑,“如果这个钱还没有用于放生,提前回向,会有效果吗?”答曰:“佛法不可思议,当你拿出钱来,一念发心用于放生,或者一念发心用于流通大乘佛经法音,或供养三宝等,事情虽然还没有做。但是,就在发心的当下,功德已经圆满!所以,随喜放生,交上钱后,放生的功德已经圆满,自己就可以做回向。而后面“收钱"代他人做功德的人,责任重大,因果重大,不是个“好差事”,做不好就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因 ...
心情的喜与忧,好与坏,人生的进与退,大都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心大是一种结局,心小是另一种结局;努力是一种结局,放弃是另一种结局;看重是一种结局,看淡是另一种结局。心里种上花,触目皆是花开,处处皆闻花香。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心态,决定你的人生,心态,决定你的命运!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有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既然“烦恼皆由 ...
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以为免费不用钱,就随便浪费的使用。比如在外头餐厅饭馆吃饭,免费的面纸不断的抽取,很多商场有提供很多小包装免费的调味料,免费的调味料不断的倒……结果一整大袋的拿回家里使用,没考虑这是提供给所有人使用的,自私的都拿回去自己使用。问过不少人都说:「反正是免费的,又不花我的钱,不拿白不拿!」但是您没想过⋯你把人家的福报,都拿去自己先用掉!您自己会有福吗?因为很多人这种错误的贪 ...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说我也不能讲经,不会说法,念句阿弥陀佛总可以吧?我想每一位道友都会吧?现在夏天了,虫子,蚂蚁,路上到处有各种虫类。你见到给它念一句阿弥陀佛,这叫法布施!不要产生了分别心执着心。你见到一切众生,只要它有神识的,你给它念一句阿弥陀佛。咱们看到很多佛友,见到一些众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它只要一闻到这声音,给它种下善根去了。这个功德无量。这也叫不住色声布施。当你对一个蚂蚁念念,你有什 ...
所谓“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们修道人为什么要修苦行?一天只吃一餐,就为要了苦的缘故。苦了了,便是乐。福,有应享的福和不应享的福。应享的福,是自己工作所得来的代价,能够住好房子,穿好衣服,吃好东西,坐好汽车,可以享受一番。可是,要知道享完之后,就消福了,而在福报的银行就没有存款了。不应享的福,就是在本分之外求享受,由侥幸得来的福。好像强盗,抢人家的钱,自己享受,这是不讲道理的享受,必定会受到法 ...
我们不改变,亲人们也不可能改变,亲人对我们修行的态度,直接能够反映出自己修行的好坏。有人问:师父,我们自己修行能改变亲人的命运吗?慧广法师回答: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希望家庭美满,都期望孩子有好的前途,但是只靠想法和愿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要从心里放下,但不要放弃,好好地修行,积累福报,增加智慧,福报来了,自然而然就会幸福;智慧来了,自然而然就会“走运”。虽说各有各的因、各遇各的缘、各受各的果,但是 ...
心行好,相貌就好,身体就好,他的生活环境也好;纵然跟我们住在一起,我们有共业,共业当中有别业,他的生活环境比我们还是好,我们要细心去观察。你能体会得之后,好好认真去学习。但是十方世界,每个人业习烦恼不同,所以相貌千差万别。纵然是一家人,生活环境感受也各个不相同,这是我们要懂得的。应该怎么学习?不要把它放在心上。记住佛给我们讲人生宇宙的真相,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
谁也躲不过因果内心充满欢喜,才能把欢喜给别人;内心蕴藏着无限的慈悲,才能把慈悲传递出去。自己有财,才能舍财;自己有道,才能舍道。有的人心中只有贪嗔愚痴,他给人的当然也是贪嗔愚痴。所以我们劝人不要把烦恼、愁闷传染给别人,因为舍什么就会得什么,这是必然的因果。人要相信因果,你种什么样的因,肯定有什么样的果报,这是事实真相,这也就是常常讲的"境随心转"。所以,要"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守住这 ...
福建大庄严佛像工艺艺术发展史2010-03-18 09:57 福建大庄严佛像工艺:是一种受到古希腊文化影响的、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产物。 本公司对犍陀罗时期的文化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学者研究 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在世时,佛教产生后的六百年间,佛教信徒一直遵循释 ...